首页 学科教研资源平台 地理

潮州市23-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地理科期末统测质量分析

  • jys
  • 2024-02-02 17:46
  • 阅读 296
分享到:


潮州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级期末统考地理科质量分析

 

潮州市金山中学 李小嘉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级期末统考全卷总分100分,客观题48分,选择题52分。全市平均分44.87,试卷区分度0.45,难度偏大。全市平均分最高的学校为金山中学,为62.41分。全市选择题平均分25.45,综合题平均分19.42。

一、选择题分析

本次考试的选择题涵盖地理各个主干知识,知识点分布均匀,选择题的区分度为0.53,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得分率较低的题目为第1、10、11题,平均得分均少于1分,得分率低于0.33,属于难度较大的题目,主要涉及的知识点为地球运动、大气运动和交通。自然地理类的选择题,重点高中的优势比较明显,二类学校和面上中学的差别不大。总体上,自然地理类选择题得分率较低,人文地理类情况较好。另外,此次期末考选择题着重对地理图表的考查,要求学生能够从图表中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进行整理答题,与高考试题的要求较接近。

二、综合题分析

下面为各小题的得分和答题情况分析。

17题第(1)小题平均分1.85分。

本题要求学生从热力环流和地形的角度,解释图八中大冰瀑布冰崩的作用机理,分值为8分,难度较大,学生做题情况较差,得分率较低。大部分学生能从地势落差大、坡度大这一地形角度作答,得到2分。学生主要问题有:

①审题不清。部分学生没有从“热力环流和地形角度”出发,作答流水侵蚀、地壳运动、冰川侵蚀、冰川堆积等错误答案;部分学生没有理解“作用机理”的含义,错答成冰崩的形成过程;部分学生错答成瀑布形成原因。②知识点掌握不到位。部分学生对热力环流这一知识点掌握不清,作答全球气候变暖、焚风效应、季风、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等答案;部分学生表述山风、谷风的发生时间及原理也有较大错误,说成夜晚吹谷风,白天吹山风。③专业表述不准确。部分学生自创“冰川风”、“热气压” ,或将山谷风表述为“山上风”、“山下风”、“从山顶吹来的风”,将暖空气表述为暖流等。④材料信息提取不准确。部分学生照抄材料“海螺沟谷地独特的陡坎地形”作为答案,或者从图中错误提取出等高线、温泉等信息进行作答。答题要点脱离材料,缺乏条理性差,想到哪里写到哪儿,没有条理性。部分学生书写出现错别字,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乱涂乱画,卷面不干净整洁。

17题第(2)小题平均分4.76分

大部分同学能够答出“海拔高,气温低”以及“土壤贫瘠”这两点。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①审题不清。题目问的是“高山寒漠带”,有部分同学无法准确定位,以致答成“冰川覆盖”“上覆冰川”等。②思路混乱。同一得分点前后反复回答。③错别字。贫→平,瘠→脊。

17题第(3)小题平均分1.88分。  

多数学生能答出全球变暖。主要问题如下:①审题不仔细,“表碛物”概念认知错误。答成“内碛物或终碛物”增多,如冰崩、冰川搬运堆积增强;甚至有少数认为表碛物是碎冰、垃圾。②逻辑混乱。雪线附近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海拔高,风力侵蚀严重等。③错别字,如“冰川溶化”、“冰碌物”。④关键词使用不准,如全球气候变暖写成“气候变化”、“天气变暖”。⑤一部分学生答人为因素,如工程建设、温泉开发,污染排放等。鼓励作答,但关联不大没给分。

18题第(2)小题平均分3.12分。

学生答题存在问题:①审题不明。学生没有抓住设问中“该地区”“分布特征”等限定词,没有分析图片中的信息,答案写成了土楼的宏观分布特点,如:“主要分布在潮汕,福建地区”,成因则抄写材料第一段的内容。在描述土楼分布特点时,大部分学生能答出沿河流分布,但精准到“河谷”两字的学生较少;部分学生审题错误,答成耕地分布特点,如答成耕地沿等高线修建;抓不住土楼选址是发生在古代,部分学生答成沿公路修建;分析土楼选址原因时,由于审题错误,不少学生答成耕地为什么选址于河流沿岸,常见答案为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等;由于审题错误,部分学生答成便于就地取材,节约成本;土楼用水是在楼内挖井取水,大部分学生回答成靠河便于从河流获取水源;部分学生因审题错误,答案写成了描述土楼建筑具备了什么特点,然后分析每个建筑特点设计的原因。②书写格式不规范。本题为两个问,很多学生将其合成一个问来回答,导致答案文字哪里回答分布哪里回答成因层次不清,逻辑线索混乱;③专业术语表达能力差

18题第(2)小题平均分1.79分。

学生答题情况:①审题错误:一大部分学生把题目理解为“分析土楼选址的优势条件”从当地气候、地形、土壤、水源、交通等角度分析。②因果不明:没有结合材料分析,直接罗列优点,如:防御外敌;就地取材;适合大家族聚居,没有分析因果关系。③语言表达不专业:“盛产土木石”;“在风大雨大的东南地区可防风御沙”。④时间尺度把握错误:理解为现在的土楼的优点,有利于发展旅游业,适合游客居住等。

18题第(3)小题平均分0.96分。

学生作答语言相对随意,地理术语表达欠佳,“土话”较多。能够点出“隐私性”和“独立性”的学生较多,点出“宗族观念”、“家庭意识”的学生较少,答错的学生主要表现有: ①“地势平坦,有大面积建设面积。②气候湿热,利于排水和通风。③潮汕地区战乱较少,御敌功能较弱。④潮汕地区“分家”习俗。⑤邻里不和。

18题第(4)小题平均分4.36分。

学生答题情况:①本题得分较高,学生基本能围绕“挽救措施”从保护和利用两方面进行答题。②利用方面多数能围绕“发展旅游业、加强宣传、提高知名度”等,但无法拓展,重复同个点。③部分学生对“土崩瓦解”理解片面,只从保护方面回答,如利用现代科技进行修护、“修缮”出现错别字。④部分学生根据“人去楼空”,答出完善居住环境、翻新土楼,发展新产业,吸引年轻人回流。

19题第(1)小题平均分2.75分。

本次测试较之前几次测试,从专业术语表达、逻辑表达和地理事物特征表达均有一定的进步。大部分学生都可以从“绕岛运动带来的有利影响”角度回答,特别是“浮游生物”“营养盐”这两点得分率较高,有一部分学生从水体更新、交换,保持水质清澈这一角度分析,若表达规范、准确的也酌情给分。空白卷较少。

没有一个学生能从“为珊瑚生长提供生存空间”这一小点分析;仍有部分学生不分小点作答,因此衍生出部分问题:如书写混乱、小点重复作答等;没能充分理解、提取材料信息,材料中有“广西涠洲岛……分布大量石珊瑚和柳珊瑚”等表述,错答为“不利影响”。

19题第(2)小题平均分2.62分。

学生作答存在问题:①等高线疏密分析不对,应与北部等高线做比较得出西部和南部等高线密集,部分学生结论相反。②描述等深线分布情况时,用词不当,出现“等深线深”“等深线长”“等深线高”等词语。③不少学生将人类活动这一影响因素分为三个点展开分析。有些只提到了“人为干扰”,没有提到对水质的影响。部分学生把“居名点多”这个信息点理解成排入海的水量较大,使水质变浑浊,无法正确表述为水质污染对珊瑚礁生长不利。④图中海湾这个信息被不少学生提取出来认为是可用信息,认为海湾的形状是海水流速较慢,水体交换较弱,溶氧量不足不利珊瑚礁生长,或是认为海湾轮廓使海水运动加速。⑤不少学生从珊瑚礁获得的养分少这个角度入手去分析。阴坡,背风坡等错误用词,盛行风向判断错误。


上一篇:潮州市23-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地理科期末 下一篇: 潮州市23-24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地理科期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