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科教研资源平台 化学

九年级化学科质量分析(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 2017-01-27 00:02
  • 阅读 2157
分享到:

潮州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_x000D_

九年级化学科质量分析

_x000D_

 

_x000D_

谢泽雄       

_x000D_

 

_x000D_

本次期末考试试题立足于教材,根据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建议,侧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试题体现一定的能力测试导向,考查学生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设计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和综合性,基本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试卷在结构和风格上注重和中考接轨,注意重点知识的题量和稳定的题型,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考查学生对九年级化学上册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力,现就全市各县区上缴的数据和反映问题分析如下:

_x000D_

、试卷基本情况分析

_x000D_

本次考试的试题设计总体以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为依据,针对今年毕业考试的具体实际情况,立足于绝大部分初三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的基本要求,即立足于检查学生基础知识的落实情况,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与近几年的同类考试试题相比较,难度相当,基本体现了稳中求变,稳中求进的原则。一般学生均能看懂题意,并正确回答,三、四、五大题均有开放性题目,形式较好,能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具体如下:

_x000D_

1、难度比例:7:2:1。全卷平均分48.78.70%的题目属基本要求,大多数学生答题较好,但由于题目形式较新颖,部分学生不够认真仔细地读题、审题故对题意领会不了,即使是考察基础知识的题目,也出现了不该有的失分。20%的题目要求稍有提高,对多数学生来讲,困难也不大。10%的题目有一定的能力要求,大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困难,得分率相对较低。

_x000D_

2、立题有据。本试卷知识覆盖面广,章节覆盖率达100%,重点知识覆盖率超过90%,无偏题、怪题。试题对化学学科课标要求的主干知识进行了全面的考查。例如,质量守恒定律、化学用语、常见物质的性质、化学方程式书写、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基本计算能力等。试卷的化学味很浓,都是初中学生学习化学必备的知识,强调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试题重视学生对图表信息的获取和整理能力的考查。第4791420题中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设置了图形和图表,呈现出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学科特点。如14小题,以一个逻辑关系图涵盖了主要的化学物质间混合的关系,图像的对应形式,信息量大,通过一个小题就考查了学生对常见化学物质的了解程度,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是一道亮点题;20小题以化学特有的框图题形式,包含了元素周期表的信息,突出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对元素周期表的掌握程度;

_x000D_

3、题型、题量及各类试题所占分值与前几年同类考试相仿,有关化学实验的内容有一定量增加,根据中考实际,化学计算对学生理解题意的要求有所提高。根据课改的精神,适当增加了一些拓展型试题和信息题,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联系。能适应当前试题的变化趋势。比如23 小题,以一个全新的实验情景,探究催化剂的多样性,学生要从实验条件的角度分析,才能获得作答的信息。考查了学生对实验方法的选择,情景性强,从另一角度考查学生对实验的理解,通过控制变量因素,做对比实验,这样的实验设计方案,在化学实验中运用的很普遍,是探究性实验课的方向,体现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会受益一生,给了探究性教学方法很好的导向性。

_x000D_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_x000D_

根据各县区反馈:

_x000D_

1.各大题中,得分率较高的题目有:第一大题2458101112小题,第二大题15171819小题,第三大题20小题,第五大题24小题。原因是试题考察内容都是基础知识,难度不大,中层以上学生能较好作答。

_x000D_

  2.各大题中,得分率较低的题目是: 第一大题14小题,原因是学生平时较少训练图形题; 第四大题23小题,原因是对实验探究题的分析能力比较差;

_x000D_

 第五大题25小题,碳酸钙的质量是5g-3g=2g,绝大多数学生直接用5g去计算,原因是学生理解不了剩余固体的质量是什么,对题意及数据没有细心分析,有学生误认为3g剩余固体是反应生成的氯化钙质量等。总体看来,部分学生存在化学用语掌握还不是很熟练、审题不准确、没有透彻理解学习内容、不善于灵活变通、综合分析能力较差等问题。

_x000D_

    3.典型错例及原因分析。

_x000D_

1)、部分学生读题、审题不认真细致。如选择题7错选C,很多学生没有注意到现象两个字。

_x000D_

2)、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不理解题意,基本概念模糊造成失分教多。如填空题21氢氧根离子写成OH22题钠元素和硫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写成NaS,第四大题22小题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中生成物CaCl2的化学式写成CaCl

_x000D_

3)、学生知识面不够广、不能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联系。有些常识、现象每个同学都看到过,但不知原理。如选择题1617181920等。

_x000D_

4)、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待提高。现在考试开放性试题明显增多,如222):这是一个已学装置的变形,学生很多没能装置的设计原理,加上可能受前面(1)小题的干扰,导致很多人回答控制反应速率223):很多同学都没有理解xy的意义,答题时有些无所适从。还有一些实验现象等都需要学生理解、表达,但由于学生的表达能力比较差,造成较大失分。

_x000D_

5)、计算题失分严重。第五大题24小题的第(2)题碳、氧、氢的质量比,学生习惯性的写成碳、氢、氧的质量比。本卷计算题难度并不高,但由于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能力较差,得分率就很低。

_x000D_

三、教学建议

_x000D_

1、对试卷的建议:在学生掌握已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多增加一些联系生活、生产实际的拓展型题目。增加一些信息题,培养学生通过阅读信息、处理信息、获取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命题中应注意学生知识能力的水平,如25小题绝大部分学生都用5g代入求出二氧化碳2.2g ,数据运用错误主要是该题的知识点稍微有点超前,学生基本上还不清楚CaCl2的溶解性知识,才导致数据不会运用。

_x000D_

2、对教师的建议:

_x000D_

1)教师应加强业务学习,认真探索课堂教学模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特别应认真学习贯彻《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学力。

_x000D_

2)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强化训练,针对学生试卷中出现化学用语、化学符号表达不规范;仪器名称、实验操作步骤中错别字较多的现象,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及时纠正部分学生错误的表达形式,强化细节教育。教学时要精讲精练,训练的题型要注意有代表性,要训练哪个考点教师要心中有数,不要无目的的滥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是基础,只有“双基”落实,才能去正确地分析和判断问题,才能更灵活地解决问题。教学中要以教材上的双基为载体,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重视和研究教材。在历年的中考中,化学用语的失分一直较高。从本次期末考试学生答题的情况来看,学生对化学用语的掌握情况还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如不能正确书写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合价的书写和意义模糊不清。因此,在教学中应对学生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和规范训练。尤其是要加强对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合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明确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义。

_x000D_

3)教师应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平时应多关注教学新动态,多看,多收集有关化学教学、科研的资料,重视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跟化学的结合点。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注意新闻事件中的化学知识的渗透等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_x000D_

4)教师应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方面做一些探索,努力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采用多种形式、多种媒体的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尽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体验学习化学的价值。

_x000D_

 

_x000D_

 

_x000D_

 

_x000D_

 

上一篇:高三年级统考化学科质量分析(2016-2017学 下一篇: 2016年全国高考卷I理综化学试题质量分析和2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