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级期末统测政治科质量分析(2016-2017年第一学期)
- 2017-02-06 19:24
- 阅读 1601
_x000D_
潮州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三级
_x000D__x000D_
_x000D_
教学检测政治质量分析
蔡伟俊 余德泳 黄淼 陆璇 刘楚兰
一、试题特点
期末文综政治试题,紧贴全国卷命题特点,试题贴近生活,紧扣时政。试题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并体现浓厚的学科价值。
1、选择题12道都是组合式选择题,试题的设置灵活多样,时政性强,考查的角度新颖且有难度,但由于错误选肢的干扰性不是很强,基础扎实、思维活跃的考生还是可以对付的。
2、非选择题命题素材新颖,紧扣当前热点问题,贴近学生生活。38题把“创新”和“依法治国”两个热点结合起来,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从材料中提炼要点的能力。39题结合长征胜利80周年这个重大热点,把“长征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考查,倡导正确的价值观,更好彰显学科特点和育人功能。
二、非选择题分析
38题:(1)
本题考查政治生活知识,满分12分,平均得分6.32分。设问主体明确:全国人大、国务院。问题指向明确:全国人大、国务院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行使的职权或职能及其作用。材料一中三个层次清晰、易看。审题上没有难度。
存在问题:
第一、基础知识没有扎实掌握。这反映在:
①主体混淆不清,人大与人大代表混淆,国务院与共产党混淆。
②人大的四个职权区分不清,没能正确区分立法权与决定权。
③依法行政与依法执政区分不清。
第二、理解材料能力差、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材料能力差,没能精准筛选知识生成答案。这反映在:
①部分学生的答案只是罗列了人大的立法权、决定权、监督权,把政府的宗旨、原则、职能等,能写的都写上,然后照抄材料。依法行政这一点多数同学漏掉。
②职能、职权这一部分得分好一点,作用这一部分得分较差。
38题:(2)
本小题考查经济生活的知识,满分14分,平均得分5.92分。第一问“分析自主创新对该企业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分值8分,学生得分较低,抽样平均2.5分;第二问“假设你是企业经营者,你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分值6分,考生答得较好,抽样平均3.5分;有部分考生得到满分14分。
存在问题:
第一问:①考生没能针对材料,整合提炼出关键词,如“开发新产品”、“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等,答题中,只是简单照抄材料;
②审题失误,“企业”错为“国家”,答成创新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意义;
③时间安排不合理,出现部分空白卷。
第二问:①部分考生把“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措施答成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②部分考生只抓住“股权激励”这一点展开分析;
③部分考生表达罗嗦,词不达意。
39题:(1)
本小题考查生活与哲学的知识,满分12分,平均得分4.62分。
存在问题:
①理论表述不准确。如:很多同学错误地回答“意识能够认识世界”。
②材料分析能力较差,理论与材料结合不紧密。照搬理论,材料分析方向与理论不匹配;材料分析不到位,过于简单。
③理解出现偏差。一部分学生没有准确理解题意,变成重点去分析“意识的本质或意识的特点”。
④答案欠缺。“反作用”这一知识点运用得比较少。
⑤审题不准确。答题范围界定错误。如:答成“认识的反复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⑥答错区域。如将历史题或其他题目错答在本区域。
39题:(2)
本小题考查文化生活,满分10分,平均分3.21分,最高分8分。这道题大多数学生能围绕中华民族精神这一内容展开作答,得分主要集中在长征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存在问题:
①在评卷中发现有不少学生没能紧紧抓住“关系”这一关键,一落笔就答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影响总体得分。
②能全面准确答出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的学生为数不多,能答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这的观点的学生基本没有。
39题:(3)
本小题要求学生在主题班会上,就如何学习长征英雄列出发言要点,满分4分,平均得分1.78分。
存在问题:
①审题不准确,没有针对“学生”这一学习主体。
②措施不具体。大多数答案只是广而泛之地强调“要学习长征精神”而没有具体措施。
③估计因作题时间不足,出现一部分空白卷。
三、备考建议:
通过这次评卷,我们接下来的备考过程应注意:
1、夯实基础,加强理论表述的准确性,对易错易混点加以辨别。
2、提高审题能力,准确把握答案范围、提炼关键词,力求准确答题。
3、提高材料分析能力,通过习题训练与技能总结,培养学生理论结合材料的能力,更准确适应全国卷的答题模式。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