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中学历史教师的业余阅读与专业素养的提高
- 2017-02-06 19:41
- 阅读 2085
漫谈中学历史教师的业余阅读与专业素养的提高
_x000D_
时间:2014年7月 地点:潮州金山中学历史组
主持:刘少平(潮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讨论: 方庄澈(潮州市金山中学历史教研组长)
王锡澍(潮州市金山中学历史教师)
郑素娜(潮州市金山中学历史教师)
陈静娴(潮州市金山中学历史教师)
整理:王锡澍、刘少平
刘少平:当今中国仍处于转型期社会,如何适应新时期的需要是每一位教师无法回避的挑战。正如西蒙·弗洛伊德所说,一个人做事的动机是一生渴望伟大。既然选择教师这一职业,自然是希望自身素养不断提高,把书教好。而对于历史科而言,教师有选择的开展一些专业性、拓展性的业余阅读无疑是自身素养提高的途径之一。爱读书不一定能成为名师,但名师一定都爱读书、会读书。成就一名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与个性气质的,正是来自于业余阅读所形成的深厚积淀。
围绕“中学历史教师的业余阅读与专业素养的提高”这一话题,我们请来了金山中学的历史教研组的4位老师来交流一下他们的一些看法。
方庄澈:历史属于文科,文科教师的业余阅读与素养提高应是终身的,即终身都在不断阅读,不断拓展,不断提高。当然,素养的提高关键是会思考,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我曾经同一些校内外的教师交流,感触很深。有些教师虽然不是学习历史专业出身的,但平时阅读面广,历史知识丰富,谈论问题往往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一些历史专业科班出身的历史教师反而对历史的理解缺乏自己的观点。这种反差确实值得我们思考,反映出部分平时的积累和阅读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对于历史的业余阅读我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在平时的教学中碰到的一些问题,如一道题,学生的疑问,自身的理解困惑等。过后通过阅读进行钻研。如古代中国的官制,每个朝代均有不同,要弄清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那业余阅读一些与官制相关的书籍,把握官制的发展脉络及基本规律,这样课堂的讲解会更清楚生动。业余阅读最好多看一些经典的、课本经常引用的历史书目,如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等。
二是及时了解一些史学研究的新动向新成果。每年历史研究的新成果也不是很多,我们如果关注的话也能大概了解,这对我们自身知识的更新非常重要,如一些新的史观,我记得我读书的时候,现代化史观当时还刚刚出现,全球史观尚无明确的论述,对几种史观的了解都是通过教师后来业余的阅读不断加深理解的。
三是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使业余阅读成为一种愉快的过程。业余阅读不一定讲究专业性,感兴趣的知识均可以阅读,杂志报刊也好。如我自己经常看军事题材的历史,后来我想了一下,应该是小时候喜欢看电影,以前电影老是那几部,多是军事题材,因此对兵器、军事较感兴趣,之后学习历史很自然对军事史阅读会较多,而且我发现对军事史的阅读对我学习历史很有帮助,因为有时思考一切战争的前因后果,涉及的不仅仅是军事层面的,还包含了关于政治、经济等很多其它层面。
刘少平:也就是说,历史的业余阅读无须贪大求全,选取某个方面后触类旁通,吸纳其它,就能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素养。特
郑素娜:我本人比较系统的业余阅读应该是在求学的时候,后来觉得中学时期喜欢看的文学作品对我的历史学习和理解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影响。历史学
刘少平:没错,如果我们的
陈静娴: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知要想站稳讲台,首先得找到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用与众不同的形式在讲台上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迫切需要提高自己的专业阅读量。历史博大精深,纵横几千年,并非单单中学几本教材就能讲完的,如若只停留在教材上,那么历史教学将显得苍白无力,显然这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必须用更多的史实作为支撑,才能使历史教学有血有肉。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在仔细研究教材的基础上跳出教材,将更多更丰富的知识引用到课堂上来。如在讲到鸦片战争时,我引用了茅海建先生的《天朝的崩溃》及张鸣的《重说中国近代史》,通过“鸦片战争前中国人认为外国人是没有膝盖的”等例子说明了当时国人的封闭与愚昧,使鸦片战争的背景不再停留于教材上寥寥几个字。
王锡澍:这几年,我也一直在思考关于自身素养提高的问题,特别是历史科,课本上历史事件是相对不变的,一个教师要将它讲清楚,在教学上花一些功夫自然能达到,但这又能怎样,只不过将一些技巧性的东西弄得娴熟一些而已,对学生,对教师自身又能有多大帮助呢?
刘少平:你说到这一点,倒使我想起一句名言:历史是不变的,可改变的是对历史的认识。
方庄澈:不过,有时通过一些技巧性的东西还历史事件本来面目也是历史学的重要使命,如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些内容。当然这同样需要大量的业余阅读,了解史学研究的新成果。
王锡澍:对,但毕竟有更新的内容极少,我们每年的教学总在重复一些枯燥的知识要点上面,久而久之会产生心理厌烦,教学就容易掉入机械的动作。因此,我想,在教书的过程中,作为教师,我们必须通过业余阅读,找到自身的价值归宿。通过阅读使自己的观念不断更新,不断赋予历史事件新的解释,从而培养学生形成与时代相适应的,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意识或观念。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学科应该扮演一个社会变革和发展的推动者角色,正如梁启超所说,历史应是“求得真事实,预与新意义,预与新价值”。根据这一想法,我现阶段给自己确定的业余阅读的方向之一是公民教育,因为我认为公民意识的培养应该是当今中国历史教育的时代使命。另外,作为一名潮州的历史教师,我觉得如果对潮州的历史文化一无所知实在说不过去,因此,我平时还非常喜欢看一些与潮州乡土历史文化相关的书籍。除了给自己的业余阅读定期确定方向,使阅读更有针对性之外,我认为作为业余阅读要有更好的发展,还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养成做阅读笔记的习惯,将平时阅读和教学中碰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为争取业余时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科研创造条件。二是除了业余阅读之外,平时还应该重视对历史文化的实践和调查,实践调查应该比资料研究更有说服力。如对潮州历史文化的实践调查等等。
刘少平:说得好!我也希望我们的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把教书仅仅当做一个饭碗,太过于功利的看待历史教学本身,而是要在历史教学中寻找自身的乐趣,快乐的阅读、快乐的教学,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在成就学生的同时能成就自己的知识高度。当然,成就自己的同时才更有利于成就学生。
就业余阅读与历史专业素养这一论题,我曾请教市人民政府督导室翁锡永主任。他建议说,作为一名历史教师,第一要能善于阅读并善于比较,在比较中外历史、古今历史中往往能产生智慧的火花,拓宽史识的视野。第二要善于在课堂上把历史与现实结合在一起,因为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借助历史分析现实,才能抓住并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才能抓住历史教学的关键。我认为这番话很有见地,特地回顾一下与大家分享。好了,我们今天的讨论到这里,谢谢大家的参与。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