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科教研资源平台 历史

作业管理:过犹不及

  • 2017-02-06 19:42
  • 阅读 1726
分享到:

作业管理:过犹不及

_x000D_

 

_x000D_

——教学调研手记

_x000D_

刘少平

_x000D_

到学校进行常规的教学调研,发现越是接近考试阶段,作业管理的理想程度越差。有一个学校的高三级学生反映:由于作业太多,他们当中的部分同学甚至于用抄答案的方式来应付老师的检查,他们自主学习的时间少的可怜,整天忙于应付各学科的作业与考试。这种现象不是孤立的个案。值得我们深思。

_x000D_

首先,多学科的学习必然产生学科作业之间的矛盾。分科教学的专业化使每个学科都积极追求教学成果的最大化:在教学时间相对固定的前提下,布置多一点的作业成为不同学科教师的共同选择。每个学科都多一点的“善举”,在学生身上是不是结“善果”呢?

_x000D_

其次,学科作业的布置求量易于求质。作为老师很少注意到这个问题:布置的作业量学生至少需要多长的时间去完成?作为学校管理者也很少注意到这样的问题:多个学科的作业量在当天学生能不能完成?作为回报,学生除了素质比较好的坚持完成外,以抄替做,甚至干脆放弃的大有人在,反过来进一步败坏了学风,影响了教学质量。

_x000D_

因此,在强调有效教学的理念和落实的时候,有必要加入有效作业的要素,加入作业管理的指标。学校应意识到作业管理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建立反馈机制,及时从学生中了解作业情况和诉求,及时调整作业布置的总量。要引导老师从大局利益出发,协调好学科之间的作业量的矛盾,精选作业到达精练的目的。

_x000D_

那么,怎样判断作业是否过量呢?从学科而言,有一半的学生完成不了的属于过量。从总体而言,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完成不了的属于过量。

上一篇:潮州市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科质量 下一篇: 漫谈中学历史教师的业余阅读与专业素养的提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