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教研引领作用,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市数学科高考备考中心组下校调研活动简讯
- jys
- 2022-12-13 10:21
- 阅读 1070
“教无涯,研不尽”。为进一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更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和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及专业化发展水平,11月29日上午,潮州市高考备考中心组中心组深入湘桥区意溪中学开展调研活动。
本次活动在三个年级同时展开,通过听课、评课、研讨、教学指导等方式开展调研。
高一级的王嘉琳老师上课的内容是《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王老师能根据学生层次,科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完整,环节清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讲练清晰,较好地利用各种教学支持与信息化教学手段,教学效果较好。课后意溪中学高一数学备课组的老师和备考中心组杨晓彬老师,一起对这节课进行了评课,对该节课达到的教学效果大加肯定。
教研活动是思想的交流,是思维的碰撞,通过此次调研活动,为老师们提供一次相互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进一步把新课改落到实处。
高二级的胡桢烁老师给我们呈现了一堂题为《抛物线的焦点弦问题》的公开课。老师先以课本第135页例题4引入,从代数的角度推导焦点弦的坐标式,接着再从几何的角度推导出抛物线焦点弦的角度式等常用二级结论。引导学生通过解题来抽象出基本思路,帮助学生不断积累解决数学问题的经验,并运用二级结论快速解决圆锥曲线的相关问题,从而达到成绩的提升。
教师把解题过程设计成导学案的方式,让学生上台,在希沃白板上做题实践。演示过程可同步到学生的学习平板上。
李惠音老师表示:1.教学过程要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来引领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和做题。2.要帮学生从代数和几何的角度总结和对比抛物线焦点弦“坐标式”和“角度式”的适用范围,并建议可补充焦点弦“比例式”让学生形成完整知识系统。3.可对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焦半径公式做一个总结归纳,有利于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融汇贯通。4.不能因为学生程度差而蜻蜓点水、照本宣科。必须深挖知识内涵和定义本源,把知识点讲清、讲透。
高三级周培良老师在高三(6)班开了题为《空间几何体的外接球》的复习课,中心组成员施海鹏、张荣、林振林老师以及意溪中学高三级老师参加了听课评课活动。
周老师首先和同学们一起复习了球的有关知识,并给出了几种常见且富含传统文化几何体,如鳖臑、阳马、堑堵等,引导学生通过补型成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形式找外接球的半径,从而解决外接球的有关问题。接着周老师精选例题,为学生讲解外接球问题的处理方法,通过课堂练习巩固课堂效果,练习讲解提问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存在问题。课堂学生反应热烈,课堂效果好。
课后在意溪中学数学科组长组织下进行了评课交流,老师们对周老师的课给予一致好评,认为课堂结构完整,知识点归纳详尽,例题选取科学合理,例题分析详细,内容符合新课标理念,
渗透学科素养。中心组老师还提出了个别改进意见,如几何体如何补型等。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