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举行高中语文大单元群文阅读课堂教学展示研讨活动
- jys
- 2023-06-02 15:53
- 阅读 1201
潮州市举行高中语文大单元群文阅读课堂教学展示研讨活动
2023年5月30日上午,在潮安区归湖怀慈中学开展了全市高中语文大单元群文阅读展示课研讨活动。由华侨中学王艺翰、归湖怀慈中学黄冬敏老师同课异构《阿Q正传(节选)》《边城(节选)》,华侨中学高二备课组长苏克老师作大单元教学经验交流,市教研员丁楚洁老师和潮安区教研员林根鸿老师进行评课并作专题讲座。
全市各县区语文教研员、高一二级部分骨干教师、省级课题组老师共70多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01 课堂展示
黄冬敏老师的展示课是《人性与社会环境——〈阿Q 正传(节选)〉〈边城(节选)〉联读》,她设计了“比较阿Q和翠翠的社会环境”“学以致用,思考探究”两个学习任务,通过“透过活动场所了解生活环境”“透过风土人情认识社会环境”“情景再现感受人性世界”“概括人性世界,探讨创作意图”等学习活动,从社会环境的角度入手,引导学生由浅及深地探讨两部小说中的人性,让学生了解作者对国家社会民族的关注,从而关联现实,思考当下民族振兴之路。
王艺翰老师的展示课是《从人物命名看中国现代文学的乡土书写——〈阿Q 正传(节选)〉〈边城(节选)〉联读》,通过“共同背景下的异质话语”“异质话语下的共同追求”两个学习任务,设计了“互换命名风格”“探究两类‘无姓名者’”等相关学习活动,并整合《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内容,引导学生运用《乡土中国》的社会学理论分析《阿Q正传》《边城》中所体现的乡土社会的治理形式。此外,王老师通过拓展学习表格、设置过程性评价量表的方式,让学生探究这两部作品不同的审美风格,了解中国现代文学“感时忧国”的特点。
02 经验交流
黄冬敏老师从四个环节说课:一是环环相扣,水到渠成;二是小切口与大视野;三是学以致用;四是角色转变。王艺翰老师则是从“说教学内容”“说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分享了他的备课心得。
苏克老师作《大单元教学活动设计例说》经验交流。苏老师分享了华侨中学在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经验:印发《现当代文学概述》资料给学生,让学生结合先前所学内容和相关资料,梳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概貌,绘制成思维导图,学生相互交流讨论,确定一个重点成果在班级内分享;实施本单元的写作任务,一是写读书笔记,写出内容提要和阅读感受,以及写作品评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二是选择喜欢的文学体裁,练习创作短篇作品。
03 讲座指导
潮安区教研员林根鸿老师就两节公开课展开点评,并作题为《见微知著,具体而微——大单元背景下的微专题教学》的讲座。林老师认为“微专题”是基于“四大核心素养”“18个任务群”“教材单元‘四位一体’框架”“三大专题方向”而产生的,“微专题”应具备“小处着眼”“凸显专题”“力所能及”“形成序列”四个设计原则。他以两位老师的课为例讲解微专题教学,指出黄冬敏老师从“环境”的角度、王艺翰老师从“人物命名”的角度对两篇课文进行解读,这正是体现“微专题教学”的特点。
市教研员丁楚洁老师作了题为《问题引领,文本细读——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探究》的指导讲座。首先,她肯定了这两节课老师们能围绕一个议题“社会环境与人性”,引导学生展开文本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符合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其次,丁老师提出群文阅读教学要注意两点:一是要立足学情,学习任务和活动宜少不宜多;二是在问题引领下细读文本,要于有疑处解疑,于无疑处激疑。她以《阿Q正传(节选)》为例,谈如何抓住“未庄中的居民和闲人们”这些作者轻描淡写的词语,来解读人性的弱点,了解作家深刻的启蒙思想。她强调阅读课要有问题意识和文本细读的意识,要让学生实实在在地通过细读文本,多角度、多层面探究作品的意蕴,这才是语文教学之本。
本次活动立足“群文阅读课堂教学”,对小说社会环境与人性进行深入探究,帮助一线老师更新对群文阅读教学的认识,对推动市域教研,深入探究学习任务群下的大单元教学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