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二级教学质量检测卷 生物学科质量分析
- jys
- 2023-09-12 15:11
- 阅读 2537
潮州市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二级教学质量检测卷
生物学科质量分析
黄仰奕 钟静君 杨志泳
一、试卷分析
1.试卷结构及命题分析
本次生物期末试题严格遵循新课标高考的要求并结合高二级的教学进度,对高中生物必修2个模块和选择性必修3个模块的主干知识进行考查。其中客观题为16题共计40分,主观题为5题计60分,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量为75分钟。本次考试试卷题型、结构、组成都跟高考题一致。全卷知识点的覆盖面较全面,相对现阶段的高二学生而言,试卷难度偏高。
本次考试注重核心概念的识记、理解和应用,注重对学生学科思维能力、实验思维能力等生物核心素养的综合考查,体现了注重基础和突出能力并举的特点,以图形、表格、曲线、实验等形式,考查了学生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力争与新高考备考的目标有较好的对接作用。
2.知识点分布
题号 | 考查内容 | 分值 | 对应模块 |
1 | 糖类能源物质 | 2 | 必修1 |
2 | 细胞基本结构 | 2 | 必修1 |
3 | 物质跨膜运输实例 | 2 | 必修1 |
4 | 酶的特性 | 2 | 必修1 |
5 | 细胞分化 | 2 | 必修1 |
6 | DNA结构 | 2 | 必修2 |
7 | 自然选择 | 2 | 必修2 |
8 | 生长素来源 | 2 | 选择性必修1 |
9 |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 | 2 | 选择性必修2 |
10 | 生物多样性保护 | 2 | 选择性必修2 |
11 | 微生物选择培养(实验) | 2 | 选择性必修3 |
12 | DNA重组技术 | 2 | 选择性必修3 |
13 | 光合作用 | 4 | 必修1 |
14 | 减数分裂 | 4 | 必修2 |
15 | 自由组合定律应用 | 4 | 必修2 |
16 | 自主神经系统 | 4 | 选择性必修1 |
17 | 光合作用 | 12 | 必修1 |
18 | 生态学 | 11 | 选择性必修2 |
19 |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应用 | 12 | 必修2 |
20 | 突触与神经调节(实验) | 12 | 选择性必修1 |
21 | 发酵工程 | 13 | 选择性必修3 |
3.各模块分值分布
模块 | 必修1 | 必修2 | 选择性必修1 | 选择性必修2 | 选择性必修3 |
题号 | 1、2、3、4、5、13、17 | 6、7、14、15、19 | 8、16、20 | 9、10、18 | 11、12、21 |
分值 | 26分 | 24分 | 18分 | 15分 | 17分 |
二、成绩情况
本次统测,全市参加考试总人数9851人,原始分平均分43.7分,全市原始分最高分91分。全市各校成绩基本情况如下表(注:原始分≥80分为优良;原始分≥60分为及格)。
1.各单位成绩情况
| 参 | 平 | 最 | 优 | 及 |
人数 | 考 | 均 | 高 | 良 | 格 |
人 | 分 | 分 | 率 | 率 | |
单位 | 数 | (原始) | % | % | |
金山中学 | 853 | 62.1 | 91 | 5.3 | 58.7 |
高级中学 | 906 | 56.4 | 88 | 1.5 | 39.2 |
绵德中学 | 390 | 41.0 | 79 | 0.0 | 4.6 |
南春中学 | 419 | 46.9 | 81 | 0.7 | 10.3 |
意溪中学 | 188 | 41.2 | 78 | 0.0 | 6.4 |
磷溪中学 | 64 | 39.4 | 64 | 0.0 | 3.1 |
铁铺中学 | 97 | 30.5 | 54 | 0.0 | 0.0 |
瓷都中学 | 336 | 43.8 | 79 | 0.0 | 12.2 |
市区合计 | 3253 | 51.5 | 91 | 1.9 | 29.9 |
潮州侨中 | 685 | 51.4 | 86 | 0.6 | 23.9 |
松昌中学 | 569 | 61.1 | 78 | 0.0 | 62.2 |
彩塘中学 | 253 | 25.4 | 63 | 0.0 | 0.4 |
龙溪中学 | 293 | 30.5 | 61 | 0.0 | 0.3 |
龙湖中学 | 78 | 28.1 | 60 | 0.0 | 1.3 |
东凤中学 | 165 | 30.5 | 80 | 0.6 | 3.6 |
归湖中学 | 0 | ||||
凤凰中学 | 0 | ||||
古巷中学 | 181 | 23.4 | 55 | 0.0 | 0.0 |
金石中学 | 130 | 22.5 | 60 | 0.0 | 0.8 |
宝山中学 | 395 | 32.5 | 73 | 0.0 | 0.5 |
凤塘中学 | 262 | 21.8 | 60 | 0.0 | 0.4 |
潮州华附 | 437 | 45.3 | 84 | 0.2 | 9.2 |
锡祺中学 | 0 | ||||
潮安合计 | 3448 | 40.0 | 86 | 0.2 | 16.6 |
饶平一中 | 111 | 32.4 | 64 | 0.0 | 3.6 |
饶平二中 | 640 | 55.4 | 91 | 1.3 | 32.7 |
饶平四中 | 398 | 31.3 | 62 | 0.0 | 0.3 |
饶平五中 | 203 | 30.8 | 68 | 0.0 | 0.5 |
饶平侨中 | 578 | 44.9 | 80 | 0.2 | 7.1 |
钱东中学 | 325 | 30.9 | 65 | 0.0 | 0.6 |
凤洲中学 | 202 | 36.0 | 66 | 0.0 | 2.5 |
家炳中学 | 298 | 44.3 | 77 | 0.0 | 11.4 |
汫洲中学 | 97 | 24.5 | 42 | 0.0 | 0.0 |
柘林中学 | 135 | 32.1 | 86 | 0.7 | 1.5 |
海山中学 | 163 | 23.5 | 81 | 0.6 | 1.2 |
师范实中 | |||||
饶平合计 | 3150 | 39.6 | 91 | 0.3 | 9.6 |
全市合计 | 9851 | 43.7 | 91 | 0.8 | 18.7 |
2.等级赋分情况
等级 | A | B | C | D | E |
原始分 | 60-91 | 43-59 | 27-42 | 11-26 | 1-10 |
等级分 | 83-100 | 71-82 | 59-70 | 41-58 | 30-40 |
三、答题分析(以饶平二中为样本)
1.选择题答题情况
题号 | 答案 | 正答率 | A | B | C | D |
比例 | 比例 | 比例 | 比例 | |||
1 | C | 80.81% | 0.94% | 16.22% | 80.81% | 1.87% |
2 | D | 32.29% | 17.32% | 37.75% | 12.64% | 32.29% |
3 | A | 53.51% | 53.51% | 6.08% | 21.06% | 19.19% |
4 | B | 79.56% | 17.% | 79.56% | 1.56% | 1.87% |
5 | C | 66.15% | 7.02% | 0.62% | 66.15% | 26.05% |
6 | D | 76.13% | 2.03% | 19.5% | 2.18% | 76.13% |
7 | A | 93.76% | 93.76% | 1.4% | 2.03% | 2.81% |
8 | C | 82.37% | 14.35% | 2.5% | 82.37% | 0.78% |
9 | B | 80.5% | 6.24% | 80.5% | 11.39% | 1.72% |
10 | D | 64.74% | 30.58% | 0.47% | 4.06% | 64.74% |
11 | C | 42.9% | 8.11% | 13.26% | 42.9% | 35.73% |
12 | B | 91.11% | 0.94% | 91.11% | 6.08% | 1.87% |
13 | A | 26.52% | 26.52% | 10.45% | 59.91% | 2.81% |
14 | A | 45.09% | 45.09% | 22.62% | 17.32% | 14.98% |
15 | B | 88.3% | 6.24% | 88.3% | 2.34% | 2.81% |
16 | D | 83.78% | 10.92% | 1.56% | 3.28% | 83.78% |
(1)得分情况
得分较低的题目有:2、3、11、13、14题;得分较高的题目有:1、7、8、9、12、15、16题。从学生答题情况看,学生对核心概念识记不牢、理解运用能力还有欠缺,对图表、文字信息的理解和获取信息能力不高、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与建构意识较弱。
(2)错题分析
第2题考查的是细胞结构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综合性。很多学生错选B,主要是由于学生审题粗心,知识混乱,把膜上的载体蛋白与受体蛋白混淆起来。
第3题考查的是物质的跨膜运输,学生错选C主要是由于不明白果脯中细胞已经死亡,错选D主要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神经细胞受到刺激后,Na+通道打开,Na+顺浓度方向内流是协助扩散。
第11题以实验情境考查微生物的培养与计数,不少学生错选D项,忘记平板划线法不能计数而错选。
第13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很多学生错选C项,主要是对坐标曲线理解不透彻,审题粗心,加上对净光合速率等概念术语的理解不透彻而错选,题目要求的是选出错误选项,C项描述的净光合速率的测量是正确的,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包括叶片从外界吸收和呼吸作用产生,是这两方面来源的和,因此,净光合速率可以单位时间内叶片从外界吸收的CO2量来表示。
第14题通过对减数分裂某时期图像的分析判断,考查减数分裂的过程、特点和有关基因的传递。不少学生由于对减数分裂的掌握不到位、不熟练,错误率较高,相当一部分学生错选为B,因为图像表示的细胞可以是次级精母细胞、可以是次级卵母细胞、也可以第一极体,有三种可能。
2.非选择题答题情况
第17题结合图考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光呼吸的关系,以及对密闭空间一昼夜气体变化曲线进行解读。总分12分,平均分约为4.8分。
第(1)题学生混淆了知识点的专业名词,大约一半同学将酶的“专一性”写成“特异性”;部分同学没认真或者无法读懂图甲,故第二空答错;第三空只有少数同学答对,其余都填为“增加二氧化碳浓度”、“通入二氧化碳”等原理,而没注意题干要求写出的是“措施”。
第(2)题第一空失分主要有2点:错写叶绿体或线粒体的具体结构,以及写错答题区域;第二空失分主要是只答出了二氧化碳的浓度降低,而原因无法答对。
第(3)题通过密闭空间一昼夜气体变化曲线来判断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第一空)以及一昼夜后有机物含量的变化(第二空),第一空由于对相关知识点的遗忘,失分明显,漏答、错答,第二空由于肉眼比较难区分图中曲线起点和终点的高度差别,所以挺多同学填为“不变”,甚至有部分同学把选填的“增多”写为“增加”而失分。
第18题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工程建设为背景,背景材料文字量相对较大,平均得分大概5.7分,针对题目设计和学生的答题情况做以下分析:
第(1)题,到达碳中和时,CO2的吸收量应该等于CO2排放量,①②③⑤为CO2的释放,④为二氧化碳的固定,而二氧化碳的释放还包括化石燃料的燃烧,所以①②③⑤二氧化碳的总释放小于④的固定。学生错答等于或大于的比较多。
第(2)题,要缩小生态足迹,应该增加二氧化碳的固定量,所以应该填④过程,采取的措施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植树造林,开发新能源,学生的答题情况比较好,但也出现例如走路骑车不开私家车等不规范的答题。
第(3)题,引入水生植物抑制微囊藻的繁殖和治理富营养化的原理应该是,引入水生植物吸收无机盐,遮挡了阳光,从而抑制了藻类生长,有相当部分学生错答为水生植物引入吸收了水体的有机物,更甚的是有的说成是捕食了藻类。
第(4)题,错答率最高,该题的难度主要是要用字母表示能量流动关系,学生对模型的理解程度或者对该题的分析有偏差就会出现错答情况。
第19题考查遗传规律,满分12分,抽样平均得分5.6分。
全题情景贴紧生活,难度适中,梯度合理,最后一小题考查转基因,有一定的创新性,过渡自然,回扣育种,逻辑紧凑。考查学生判断及推理,较好体现了“科学思维”核心素养的考查。
第(1)题第一空得分率高,第二空有一小半错为“合成”,显然是未正确理解色素与斑纹的关系。
第(2)题答对率一般,第一空错答多为“性”,少数错答为“W”、“X”等,第二空推断错误的不少。
第(3)题第二、三空答对率较高。前二空除推断错误,还有搞错性别组成,说明对ZW型性别决定特点还不能熟练掌握。
第(4)题第三空几乎全军覆没,得分率极低,未能抓住题干“在育种上”的提示,多数答为“对照”及通过对照说明基因可致死之类去组织答案,前二空在不懂的前提下,胡乱猜测,答案五花八门。
需注意的是,这部分的书写规范平时仍需重视和反复强化,仍有不少学生没有正确书写基因型,常前性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需右上标,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则W染色体上无此基因及其等位基因,这些常规需强化。另外,有一习惯也需纠正:伴性遗传常习惯性写XY型,涉及两组基因应按题设,若题设中无,也应用不同字母表示,少数同学碰到要写基因型就是AaXAXa。
第20题 以抑郁症为背景材料考查兴奋在突触的传递和实验的设计,总分12分,平均分约5分。
第(1)题较好,少数答成“血浆”、“突触间隙液”;
第(2)题分析西药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机理,学生无法从图中获取相关信息,不清楚5-HT转运体的作用是用于回收5-HT,错误答案多样,如“增加5-HT的转运通道”、“与突触后膜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与5-HT转运体结合,加速5-HT的转运”、有的照抄题干“抑制5-T H被降解或回收”。
第(3)题对实验设计进行补充,答得较差,大部份学生无法理解整个实验的设计用意,不能正确作答。第一空对照组的组别写漏,第二空要求写出第一组的具体处理,不少同学不清楚第一组为空白对照,依然建立大鼠抑郁模型造成失分。有的只答不做任何处理,有的错答用“等量的蒸馏水或生理盐水进行灌胃”,没有注意题干用的是“双蒸水”。最后一空要求写出研究Rg作为抗抑郁中药的理由,多数不能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只笼统说明Rg的作用效果比西药好,或大鼠施用Rg比西药在水中的不动时间较短。没有进一步说明Rg的抗抑郁效果比西药好。
第21题考查微生物分离方法及应用,全题以菌株H的筛选入手,对选择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及菌种纯化培养过程进行考查,结合玉米芯的加工利用对发酵工程流程相关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综合分析能力考查。本题共13分,抽样平均得分约7.7分。
第(1)小题第一空由题干信息可知,若要筛选木聚糖分解菌,应该选择以木聚糖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很多学生只答“碳源或糖源”;第二空培养基和器具在使用前都已经灭菌,因此稀释的时候应该用“无菌水”稀释,错答为“蒸馏水”的同学也很多;第三空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将菌种稀释液接种到培养基,少数错答为“平板划线法”或梯度稀释法”。
第(2)小题由图中信息知道该设备需要通入无菌空气,说明木聚糖分解菌是好氧菌,因此需要感应“氧气”的变化,也要控制系统中的“PH、温度”。本题答对率较高。
第(3)小题“不断添加新的培养基可以保证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放出旧的培养基可以防止代谢废物对菌株H发酵的影响”,部分同学答案是“当菌落生长繁殖到一定数目时,营养与空间等环境资源减小,生长减慢,需要加入新培养基和放出旧的,可以扩大生产”等,本题答案文字量较多,很多学生因为不能正确理解这一环节的目的,答题思路不对,语言表达混乱,逻辑性差,故得分情况较差。
第(4)小题以玉米芯为原料进行发酵,充分利用了玉米芯,变废为宝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相比燃烧可以减少污染”,多数同学都能从这一角度入手作答,得分率较高。
优答实例:
四、教学建议
1.注重基础知识,突出主干知识,增强学科内综合。本次生物卷,尤其是选择题,很多考察的都是最基础的知识点和最基本的概念,都能在教材上找到出处,同时考查内容多为课本的基础知识。因此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回归课本,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多做知识辨析类的题目,同时可以用思维导图来协助做好知识的梳理,构建知识体系。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在日常教学和训练中严格要求学生,抓住细节。学生在平时做题,首先要注意审清题意,如果题意都未领会完全就盲目答题,后果则不堪设想。教师在平时的提问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回答的内容,还要注重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语言的表述的严密性。对于模糊不清的表达,要及时引导纠正完善。提高生物学专业术语表达的规范性。平时的试卷批改中,我们可以发现部分学生虽然填满了答题区,但是逻辑混乱,回答无关紧要,导致最后得分很低甚至零分。因此,教师在平时训练中要注重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清楚、准确、简洁而有层次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抓住答案中的关键词,踩分点,养成良好的审题、答题习惯和能力。
3.在日常的教学和训练中,要有意识地强化学生读图、图文转化和提取信息的能力的训练和提高。本次考试中,很多学生在审题、获取题目信息方面能力不高,加上课本知识掌握的缺漏,导致得分率不高。
4.深化基础性,加强教考衔接,高考生物命题坚持依标施考,严格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的内容和深度要求,杜绝偏题怪题,深化基础性,引导教学回归课堂,不断加强考试与教学的育人合力。近两年的广东生物试题总体难度都不是很大,主要在于基本概念、原理的考查。养成每天阅读课本和做笔记的习惯,加强一些重要概念、原理和重要结论的记忆。这一做法学生的答题规范性、针对性都会得到了加强。
5.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今年的高考生物试题的一大特点就是突出知识的运用。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尽量把课内理论知识与生产、生活、人体健康、实验等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推理,学会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