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23-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生物科期末统测质量分析
- jys
- 2024-01-29 11:25
- 阅读 2253
潮州市2023-2024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试
高三级生物科质量分析报告
黄仰奕 陈林浩
一、命题思路
本次期末考试命题考查的内容在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范围之内,符合新课标、新教材和新高考的要求,既注重考查内容的全面性,又突出主干和重点内容的考查,更侧重对核心知识、素养技能和探究方法的考查,试题内容重点考查学生理解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二、考试范围
本次考试范围为高中生物学两本必修和三本选择性必修的全部内容。
三、试卷结构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共21题,满分100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6题,1-12题每题2分,13-16题每题4分,共40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题,均为必做题,共60分。考点分布及分值分配,如下表:
教材 | 考点 | 题号 | 分值 | 总分值 | 比率 |
必修一 | 组成细胞的物质 | 1 | 2 | 22 | 22.0% |
组成细胞的结构 | 2 | 2 | |||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 8 | 2 | |||
酶的作用与特性 | 4 | 2 | |||
细胞呼吸的原理与应用 | 12 | 2 | |||
光合作用的原理与应用 | 17 | 12 | |||
必修二 | 表观遗传 | 3 | 2 | 22 | 22.0% |
DNA复制和基因的表达 | 5 | 2 | |||
教材实验(4个实验) | 6 | 2 | |||
减数分裂和染色体变异 | 15 | 4 | |||
遗传规律及应用(实验设计) | 19 | 12 | |||
选择性必修一 | 内环境组成 | 7 | 2 | 20 | 20.0% |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 9 | 2 | |||
免疫调节及应用 | 14 | 4 | |||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 18 | 12 | |||
选择性必修二 | 群落结构 | 13 | 4 | 18 | 18.0% |
种群数量特征 | 10 | 2 | |||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20 | 12 | |||
选择性必修三 | 传统发酵技术及应用 | 11 | 2 | 18 | 18.0% |
微生物的培养及遗传变异 | 16 | 4 | |||
基因工程 | 21 | 12 |
四、成绩情况
本次考试全市考生8701人,原始分平均分46.7分,最高分94分, ≥80分159人。十一所一二类学校考生5845人,原始分平均分 53.42分。赋分后全市全体考生平均分69.8分,原始分与赋分等级关系是:[63,94]A级,[47,62]B级,[30,46]C级,[15,29]D级,[4,14]E级。
1、全市考生各题原始分得分情况
题目 | 答案 | 分值 | 实考人数 | 平均分 (原始分) | 难度 | 区分度 | 优秀率 | 及格率 | |
1 | B | 2 | 5845 | 1.31 | 0.654 | 0.5516 | 65.39% | 65.39% | |
2 | D | 2 | 5845 | 1.44 | 0.7178 | 0.459 | 71.77% | 71.77% | |
3 | C | 2 | 5845 | 1.5 | 0.7519 | 0.3259 | 75.19% | 75.19% | |
4 | A | 2 | 5845 | 1.38 | 0.6896 | 0.479 | 68.96% | 68.96% | |
5 | D | 2 | 5845 | 0.61 | 0.3041 | 0.3743 | 30.41% | 30.41% | |
6 | D | 2 | 5845 | 0.69 | 0.3437 | 0.4113 | 34.36% | 34.36% | |
7 | B | 2 | 5845 | 1.47 | 0.7364 | 0.4745 | 73.64% | 73.64% | |
8 | C | 2 | 5845 | 1.24 | 0.6188 | 0.4607 | 61.88% | 61.88% | |
9 | B | 2 | 5845 | 1.41 | 0.7035 | 0.511 | 70.35% | 70.35% | |
10 | C | 2 | 5845 | 1.36 | 0.6795 | 0.5333 | 67.95% | 67.95% | |
11 | A | 2 | 5845 | 0.6 | 0.2995 | 0.4317 | 29.95% | 29.95% | |
12 | C | 2 | 5845 | 1.46 | 0.7291 | 0.4882 | 72.91% | 72.91% | |
13 | D | 4 | 5845 | 2.95 | 0.7364 | 0.282 | 73.64% | 73.64% | |
14 | B | 4 | 5845 | 3.79 | 0.9467 | 0.1364 | 94.67% | 94.67% | |
15 | C | 4 | 5845 | 1.06 | 0.2646 | -0.006 | 26.46% | 26.46% | |
16 | A | 4 | 5845 | 1.21 | 0.3018 | 0.3826 | 30.18% | 30.18% | |
17 | 12 | 5845 | 5.06 | 0.4214 | 0.5486 | 10.77% | 26.5% | ||
18 | 12 | 5845 | 6.91 | 0.5756 | 0.4844 | 23.1% | 46.76% | ||
19 | 12 | 5845 | 3.54 | 0.2951 | 0.4667 | 5.75% | 10.19% | ||
20 | 12 | 5845 | 5.37 | 0.4471 | 0.3398 | 5.08% | 19.45% | ||
21 | 12 | 5845 | 2.39 | 0.1994 | 0.267 | 0.38% | 2.51% | ||
客观分 | 40 | 5845 | 23.45 | 0.5863 | 0.3545 | 13.54% | 54.05% | ||
主观分 | 60 | 5845 | 23.26 | 0.3877 | 0.4213 | 1.1% | 15.15% | ||
全卷 | 100 | 5845 | 46.72 | 0.4672 | 0.4001 | 1.83% | 23.3% |
2、十一所一二类学校集中评卷原始分成绩情况
学校 | 考生人数 | 平均分 | ||
全卷 | I卷 | II卷 | ||
高级中学 | 900 | 59.49 | 27.24 | 32.25 |
绵德中学 | 373 | 43.32 | 22.75 | 20.57 |
金山中学 | 843 | 65.16 | 35.41 | 29.75 |
南春中学 | 442 | 47.26 | 23.54 | 23.72 |
瓷都中学 | 246 | 48.43 | 24.05 | 24.38 |
潮州侨中 | 668 | 53.16 | 25.66 | 27.5 |
松昌中学 | 388 | 38.14 | 20.14 | 17.99 |
潮州华附 | 408 | 44.53 | 22.83 | 21.7 |
饶平二中 | 636 | 58.24 | 27.14 | 31.1 |
饶平侨中 | 540 | 46.06 | 23.55 | 22.51 |
潮州暨实高级中学 | 401 | 60.9 | 28.81 | 32.09 |
五、考试分析
本次考试客观题难度为0.5863,主观题难度为0.3877,全卷难度为0.4672,试卷难度中等偏上。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获取与分析信息、归纳总结、组织表达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全卷字数4805,20个图表,实验探究题5道(第2题、第6题、第12题、第17题和第19题),非选择题中考查组织表达能力的长空数有10个。
1. 选择题答题情况及分析
(1)全市全体考生选择题得分情况
题目 | 答案 | 平均分 | 得分率 | A | B | C | D |
1 | B | 1.31 | 65.4% | 14.48% | 65.39% | 10.02% | 10.07% |
2 | D | 1.44 | 71.78% | 8.65% | 2.46% | 17.09% | 71.77% |
3 | C | 1.5 | 75.19% | 14.18% | 5.31% | 75.19% | 5.29% |
4 | A | 1.38 | 68.96% | 68.96% | 17.81% | 5.91% | 7.24% |
5 | D | 0.61 | 30.41% | 41.17% | 14.19% | 14.11% | 30.41% |
6 | D | 0.69 | 34.37% | 40.81% | 6.24% | 18.54% | 34.36% |
7 | B | 1.47 | 73.64% | 5.13% | 73.64% | 15.49% | 5.71% |
8 | C | 1.24 | 61.88% | 7.99% | 24.26% | 61.88% | 5.71% |
9 | B | 1.41 | 70.35% | 14.33% | 70.35% | 8.94% | 6.33% |
10 | C | 1.36 | 67.95% | 20.19% | 7.9% | 67.95% | 3.94% |
11 | A | 0.6 | 29.95% | 29.95% | 30.3% | 16.84% | 22.85% |
12 | C | 1.46 | 72.91% | 5.99% | 5.79% | 72.91% | 15.21% |
13 | D | 2.95 | 73.64% | 0.86% | 19.16% | 6.29% | 73.64% |
14 | B | 3.79 | 94.67% | 0.72% | 94.67% | 2.36% | 2.22% |
15 | C | 1.06 | 26.46% | 50.37% | 15.19% | 26.46% | 7.92% |
16 | A | 1.21 | 30.18% | 30.18% | 14.84% | 34.94% | 19.87% |
(2)全市全体考生选择题答卷情况分析
第1题:平均分1.31分,得分率为65.4%。该题考查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结构与物质的区别与联系。答案选B,因为染色体不是四种生物细胞共有的结构物质。部分同学错选了A或D,主要原因是对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结构与物质的比较掌握不到位,导致丢分。
第2题:平均分1.44分,得分率为71.78%。该题以蛋白质的合成和功能为情境,主要考查细胞膜、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同时涉及蛋白质鉴定的实验。部分学生错选了C,原因是没有复习好各种细胞器的种类与功能。
第3题:平均分1.50分,得分率为75.19%。该题考查“表观遗传”的机制之一“DNA甲基化”。一些同学错选了“A.DNA甲基化水平升高会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原因是不理解DNA甲基化只是影响了基因的表达水平,不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不会提高基因的突变频率。
第4题:平均分1.38分,得分率为68.96%。该题考查酶的本质、功能和蛋白质水解过程。“B.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的化学本质均是蛋白质”是正确的观点,但不是本题的答案,一些同学出现错选了B,主要是审题不清或相应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好。
第5题:平均分0.61分,得分率仅为30.41%。该题考查DNA复制和基因表达的过程,是比较综合的题目,且示意图表示的是原核细胞的生理过程,加上学生读图能力不高,所以难度较高。部分学生错选了A,主要是对DNA复制和转录过程所需的酶种类和功能不熟悉。错选了C的同学对DNA与RNA的物质组成掌握不到位。没有选D,是因为无法辨认出该示意图是原核生物细胞的DNA复制和基因表达过程。
第6题:平均分0.69分,得分率仅为34.37%。该题考查高中生物学的科学研究方法,涉及到必修一和必修二中7个知识点,是综合性较高的题目,难度高。部分同学错选了A,说明对同位素标记法的应用和鲁宾、卡门的实验内容学习不透彻。错选了C,说明对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还存在知识漏洞。
第7题:平均分1.47分,得分率为73.64%。考查了内环境组成,错选了C的同学没有理清三种细胞外液间的关系。
第8题:平均分1.24分,得分率为61.88%。该题通过情景问题考查生物膜系统的功能和囊泡的运输过程。答案是C,错在“⑤是线粒体”,⑤应为溶酶体。一些同学错选了B,可能是不清楚促甲状腺激素是分泌蛋白或者没有掌握好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
第9题:平均分1.41分,得分率为70.35%。该题考查了植物激素调节,一些同学错选了A,说明对根的向地生长现象的原因不清楚。
第10题:平均分1.36分,得分率为67.95%。该题考查种群的数量特征。部分同学错选了A,原因是对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关系不清晰,A是错误的,因为②、③、④、⑤应该分别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④是年龄结构,能预测种群数量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变化趋势,所以C是正确的。
第11题:平均分0.6分,得分率仅为29.95%。考查发酵工程的内容,可能是学生还未复习到该知识点,所以失分率较高。A是错误的,因为乙醇是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故酒精发酵过程中不宜进气。果酒发酵时温度应控制在18~30℃,果醋发酵时温度是30~35℃,故B对。发酵工程的产品可以是微生物细胞,作为微生物饲料,故D对。
第12题:平均分1.46分,得分率为72.91%。考查细胞呼吸的原理,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等于O2的消耗量,故D错。部分同学错选了D,说明对细胞呼吸类型和过程掌握不到位。
第13题:平均分2.95分,得分率为73.64%。借助图型考查群落结构中生态位的概念和特点。物种的生态位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所以B错误。部分同学错选了B,原因是没有学好生态位概念和形成原因。
第14题:平均分3.79分,得分率为94.67%。以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考查免疫调节、二次免疫的过程和特点,同时也涉及疫苗的应用,得分率高,说明学生对免疫调节的复习比较到位。
第15题:平均分1.06分,得分率仅为26.46%。该题以育种为背景考查多倍体育种、减数分裂过程和基因库概念,综合性高,难度大。栽培品种为三倍体,无法产生种子,故A错。栽培品种为三倍体,其减数分裂过程联会紊乱,无法看到四分体,故B错。两个品种都可以产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等可遗传变异,故C对。失分率高,反映出学生对减数分裂和生物变异方式的复习和训练还不充分。
第16题:平均分1.21分,得分率仅为30.18%。本题以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为背景考查微生物培养和变异的内容,题目中有示意图和遗传变异的内容,且有创新性,增加了试题的难度。据图文信息,可推测含基因r的T2噬菌体的侵染和繁殖能力强,故A对。hr+ T2噬菌体与h+r T2噬菌体都是无性生殖的生物,无法发生(很难)基因重组,故C错误。基因h可以突变为h+,基因h+也能突变为h,体现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故D错误。本题失分率较高,主要原因一是学生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掌握不到位,二是学生获取信息和逻辑推理能力还较弱。
2、非选择题的得分情况
(1)全市全体考生非选择题得分情况
题目 | 分值(分) | 平均分 | 优秀率 | 及格率 | 得分率 | 难度 | 区分度 |
17 | 12 | 5.06 | 10.77% | 26.5% | 42.14% | 0.4214 | 0.5486 |
18 | 12 | 6.91 | 23.1% | 46.76% | 57.56% | 0.5756 | 0.4844 |
19 | 12 | 3.54 | 5.75% | 10.19% | 29.51% | 0.2951 | 0.4667 |
20 | 12 | 5.37 | 5.08% | 19.45% | 44.71% | 0.4471 | 0.3398 |
21 | 12 | 2.39 | 0.38% | 2.51% | 19.94% | 0.1994 | 0.267 |
(2)十一所集中评卷的一二类学校学生非选择题答卷情况分析
第17题:本题共12分,平均分为5.06分,得分率为42.14%。主要考查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光合作用过程及相关物质变化,题目中有示意图和曲线图,综合性高,难度中等。学生的答题情况和备考建议如下表:
题目 | 难易 | 正确答案(补充答案) | 常见错答 | 错答原因分析和建议 | |
第一小题 | 第一空 | 容易 | 丁 | 乙 | 未能准确理解叶片绿色部分均含有叶绿体 |
第二空 | 容易 | 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2分) 或提取(溶解)色素(光合色素) | 分离色素、洗去浮色、使研磨更充分、保护色素 | 对教材的基础实验不熟悉,要重视回归教材 | |
第二小题 | 中等难度 | 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CO21分且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1分(或绿色部分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或光合作用需要光合色素)(或叶绿体是光合作用场所,CO2是光合作用原料) | ④的绿色部位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 学生对实验题的分析能力比较弱,未能找出实验的自变量,导致无法根据因变量即实验的结果分析得出结论。 | |
第三小题 | 第一空 | 容易 | b | a | 本小题所考查内容均为光合作用的基础知识,答案全在必修一课本103页图5-14光合作用过程的示意图中,若学生对此基础知识足够熟悉,并且理解透彻,本题得分率要上升一个台阶。建议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
第二空 | 容易 | a | b | ||
第三空 | 中等难度 | 光照强度增加,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增多1分(NADPH或ATP写对1个就可得这1分,写【H】不给分;写光反应速率增强1分),C3被还原增强1分,而CO2固定生成C3的速率不变1分,所以C3的量减少 | 多数学生能答对光反应增强和C3还原增加,大部分未能答出CO2固定速率不变 | ||
第四空 | 中等难度 | 在0~5分钟内,光照强度、CO2浓度和温度等条件不变(不作得分点),CO2固定的速率和C3还原的速率相当(或C3的生成与消耗相当,C5的生成与消耗相当或动态平衡,意思对了即可)(2分) | 暗反应还未进行、光合作用尚未开始、暗反应出去平衡状态、C3和C5相互转化的速率相等、光反应和暗反应速率相等、 |
第18题:本题共12分,平均分6.91分,得分率为57.56%。以针灸应用和免疫风暴为背景,考查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的答题情况和备考建议如下表:
题目 | 难易 | 正确答案(补充答案) | 常见错答 | 错答原因分析和建议 | |
第一小题 | 第一空 | 较易 | 大脑皮层、高级中枢 | 受下丘脑、脑干调控;或大脑调控、或中枢调控,名词写不完整不规范 | 基本观点记不清,平时要规范答题,信息点要准确 |
第二空 | 较难 | 产生持续刺激、长时间刺激 | 无体现“持续”的意思,只是描述过程 | 灵活运用,思考分析能力的提高 | |
第二小题 | 第一空 | 一般 | 减少 | 增多 | 对图中信息理解错误,刚好判断相反,平时加强“信息题”的分析,注重逻辑推理能力 |
第二空 | 一般 | 单向 | 双向 | 没有考虑是对个体治疗(包含有放射弧),所以应该是单向。平时加强条件比对,使学生更好区分判断 | |
第三小题 | 第一空 | 较易 | 信息、信号 | 激素,调控 | 回归课本,明确观点 |
第二空 | 较易 | 受体、特异性受体、受体蛋白 | 载体 | 专有名词区分不准确。平时上课时对相近名词概念要进行专项比较区别 | |
第四小题 | 较难 | 有抑制免疫的意思即可,如抑制辅助性T细胞,防止免疫系统过度激活1分;避免产生过多的炎症因子1分 | 漏写其中一点,或写细胞因子 | 表达太简单,缺乏因果链条。平时加强表达能力训练,特别是体现因果链条的信息,不要缺乏,因为改卷是踩点给分。 |
第19题:本题共12分,平均分3.54分,得分率仅为29.51%。主要考查遗传实验方法的应用及遗传规律内容,题目设计遗传实验的设计及预期结果结论的分析,难度较高。学生的答题情况和备考建议如下表:
题目 | 难易 | 正确答案(补充答案) | 常见错答(分点罗列) | 错答原因分析和建议 | |
第一小题 | 相对容易 | mmNn,mmNN(漏答1分,多答得0分) | NNMm,NNMM,NN | 学生对表型和基因型间的关系理解不到位,建议加强遗传规律的基础复习,强化训练。 | |
第二小题 | 得1分较多 | 基因通过酶的合成1分来控制代谢1分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 基因通过酶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性状或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控制生物性状或基因通过酶的代谢 | 学生对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方式(课本的重要观点)掌握不到位,建议落实课本核心概念和专业名词的复习。 | |
第三小题 | 第一空 | 得分低 | 10:1:1(1分) | 1:3:1或其他比例 | 学生对自由组合定律的杂交实验过程和结果(遗传图解)的掌握不到位,对自由组合定律的异常情况比例的题型训练不够。建议强化相关题型的训练,帮助学生总结提升遗传题的解题思维能力。 |
第二空 | 得分低 | 1/5(1分) | 1/4或其他比例 | ||
第四小题 | 第一空 | 红花(1分) | 黄花 | 学生对自由组合定律的杂交实验过程和结果(遗传图解)的掌握不到位,对遗传实验方法的应用和实验思路的设计等方面的能力较弱,同时对非选择题的长空的答题能力也有待加强。建议加强遗传实验的训练和总结,帮助学生掌握遗传实验的题型类型和解题方法。同时重视对学生组织表达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生物语言表达习惯。 | |
第二空 | 得分低 | 正反交(1分) | 测交,自由交配、杂交 | ||
第三空 | 得0~1分较多 | 若以白花植株为父本,子代红花:白花=1:1;1分以白花为母本,子代全为白花。1分(或若以红花植株为母本,子代红花:白花=1:1;1分以红花为父本,子代全为白花。1分) | 若F1选择黄花,则得0分,这种情况常见;若F1选择红花,方法采用测交,杂交时,此空按正确答案分点给分,只答一种杂交结果的情况较多,得1分。如只答以红花为父本(以白花为母本/白花母本产生的后代),子代全部为白花。 | ||
第四空 | 得0~1分较多 | 若以白花植株为父本,子代全为白花;1分。以白花为母本,子代红花:白花=1:1。1分(若以红花植株为母本,子代全为白花;1分以红花为父本,子代红花:白花=1:1。1分) | 若F1选择黄花,则得0分,这种情况常见;若F1选择红花,方法采用测交,杂交时,此空按正确答案分点给分,只答一种杂交结果的情况较多,得1分。如只答以红花为母本(以白花为父本),子代全部为白花。 |
第20题:本题共12分。平均分为5.37分,得分率为44.71%。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碳达峰”为情境,主要考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工程原理等,难度中等偏上。学生的答题情况和备考建议如下表:
题目 | 难易 | 正确答案(补充答案) | 常见错答(分点罗列) | 错答原因分析和建议 | |
第一小题 | 第一空 | 较易得分 | 协调/协调与平衡(单写协调2分,多写了其它3个原理得1分) | 多答其他的原理,只得一分,错答中较多答整体性、自生原理。 | 未能根据题干准确回答对应的原理,且应回答主要体现,不能多答。建议以举典型例子加强理解几大原理的内涵。 |
第二空 | 较易得分 | 生产者1分和分解者1分 | 多是漏答,只得一分,少数回答消费者。 | 审题不仔细,只回答其中一种成分。加强审题训练,避免非智力因素失分。 | |
第二小题 | 第一空 | 较易得分 | 大 | 小 | 未理解渗透吸水的原理,建议以“水往高处流”巧记该知识点。 |
第二空 | 较易得分 | 破坏昆虫的正常性别比例1分,降低种群的出生率1分,从而降低昆虫的种群密度 | 未能规范用词,如回复未能正常繁殖后代,而没提到出生率降低。 | 未能规范表述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联系。建议模型图归纳该知识点,加强长句训练。 | |
第三小题 | 第一空 | 一般 | 大于 | 等于或者小于 | 未理解维持碳平衡中碳排放、碳吸收的途径。建议以碳循环模型图回归该知识点。 |
第二空 | 较难得分 | 达到“碳中和”时,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应等于CO2排放总量1分,而CO2排放总量除包括Y1、Y2、Y3和Z4过程(各种生物呼吸作用)释放的CO2外,还包括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过程中排放的CO2 (有提到还需考虑化石燃料的意思则得这1分 | 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回答还有一部分用于生长发育繁殖;流到分解者;或回答题干中情况是吸入的二氧化碳等于释放的二氧化碳,已经达到碳平衡。 | 本题较少同学能先回答到碳平衡的实质,多丢失1分。且较多同学把能量流动的知识点和碳循环的知识点混淆,本题应该从碳循环角度回答碳排放还有化石燃料的燃烧。建议回归碳循环的模型图复习该知识点。 |
第21题:本题共12分,平均分为2.39,得分率仅为19.94%,主要考查的内容为基因工程和微生物的培养等知识,涉及PCR技术对目的基因进行定点突变,难度较高。学生的答题情况和备考建议如下表:
题目 | 难易) | 正确答案(补充答案) | 常见错答(分点罗列) | 错答原因分析和备考建议 | |
第一小题 | 难 | 基因(FGF21基因或FGF21基因的cDNA)的碱基(或脱氧核苷酸)序列(2分) |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氨基酸序列、基因序列、碱基序列、DNA序列 | 学生对题干阅读理解不过关,语言组织能力较低,无法正确表达出句子的完整性,建议学生备考过程中多重视句子书写规范 | |
第二小题 | 第一空 | 中等偏难 | 耐高温DNA聚合酶(TaqDNA聚合酶) | 耐高温DNA连接酶、DNA连接酶、耐高温RNA聚合酶、DNA聚合酶 | 学生专有名词书写不规范,建议往后备考过程中多重视专有名词的概念理解和识记 |
第二空 | 较难 | 引物的碱基序列的特异性下降(差)(或引物与模板非特异性结合;或引物与突变位点外的序列结合) | 引物无法与模板链结合、引物自身结合、无法碱基互补配对、发生反向连接或自身环化,无法复制或转录 | 一小部分学生知道引物太短会出现的配对定位出错等问题,但不太理解题干描述的定点突变的原理,导致组织语言不规范,建议学生多加强PCR技术的相关知识的理解。 | |
第三空 | 较难 | B | 主要选A | 绝大多数同学不理解题干的定点突变的实现关键是引物序列,导致大部分同学都按常规来答题,建议学生在以后的备考过程中多提高题目的审题 | |
第三小题 | 第一空 | 一般 | CaCl2(Ca2+) | Mg2+、高浓度Ca2+、高Ca2+-高pH | 学生基础知识落实不过关,专有名词识记较差,建议学生备考过程中好好落实相关基础知识点 |
第二空 | 一般 | 氨苄青霉素 | 碳源、有机物、大肠杆菌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r | 学生基础知识落实不过关,专有名词识记较差,对专有名词不能够很好的理解,建议学生备考过程中好好落实相关基础知识点,以理解概念来识记概念,运用概念 | |
第四小题 | 非常难 | 将mF(p-mF)(或目的基因)插入到大肠杆菌的拟核DNA(大型环状DNA)上 | 部分同学空白,大部分同学错误理解为是利用标记基因来进行筛选,所以都写成了利用选择培养基来进行筛选,保留培养基上存活下来的大肠杆菌,也有部分同学写成连续自交,筛选出含有mF的大肠杆菌 | 绝大多数学生不能理解题干描述的意思,理解不到后代出现不含有mF的菌体是因为游离的基因表达载体容易因为细胞分裂而丢失,不是因为导入不成功造成的。建议学生在以后的备考中除了加强审题理解能力外,还要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
六、存在问题及备考建议
1. 主要存在问题
(1)审题不清,解题能力弱,导致不必要丢分。
(2)对生物学的事实、概念、过程、原理、规律不能熟练掌握、不能正确理解,以致无法准确、灵活地运用,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较弱。
(3)获取信息能力不足,无法较好地获取图表、文字信息以及进行图文转换。
(4)语言表达能力不足,不能规范使用学科术语,表达上逻辑混乱或不严谨。
(5)对实验的基本方法、实验目的、实验原理的理解掌握有所欠缺,实验设计能力不足。
2. 复习备考建议
(1)回归教材,强化基础
试题情境力求出新,但答题的落脚点一定回归教材。高中生物学最重要的基础知识是概念、名词、术语和过程,所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要高度重视概念教学,加强对核心主干基础知识的体系化构建。在复习过程中,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加强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掌握。通过课上提问、强化主干知识、疏理知识网络,精选习题,强化记忆和运用,通过多种措施并用,强化基础。
(2)复习中多实施情境教学
近几年的高考命题聚焦关键能力考查,加强试题情境化设计,加大学以致用和活学活用的结合力度,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科学研究中广泛选材创设情境,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实现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高考试题考查的关键能力包括信息获取与加工、逻辑推理与论证、科学探究、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语言组织与表达等。在复习过程中,尽可能多地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将情境教学作为授课的基本方式,教会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并培养学科技能和思维方法。学生具备在情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能力,自然也就能够在情境中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3)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与高中生物学的联系
在教学中要高度关注国家发展的战略方针,重视生命健康。例如,传染病、心血管病、糖尿病等普遍影响国民健康的疾病机理及防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所倡导的生态文明建设。教学中还要强化科学思维,重视生物学术语的规范表述,引导学生通过应答、小组讨论等方式理解科学原理、技术方案,并训练逻辑思维及准确表达能力,提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强化规范书写训练
对生物学概念、生物学专有符号、专业术语的书写,基因型、遗传图解的书写等,学生必须严格规范表达,教师在帮助学生备考中出现以上的典型错误,必须及时指出,严加纠正。在复习中以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涉及问题让学生获取信息和组织表达,在训练中要求学生尽量用课本中的语言来回答问题。出现典型的不规范用语时就可以展开讨论,让同学们从科学性、逻辑性等角度共同分析错误,现场解决,得出规范的答案,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
(5)重视实验能力的培养
实验题、实验情境化题是历年高考题呈现的最主要、最常见的形式,但却是我们的学生最怕的题型。因此,加强实验题的解题指导,加强实验思维分析能力的训练、培养,加强归纳总结,形成实验变量的思维习惯,是提高实验能力的关键。
总的来说,不管试题如何千变万化,都离不开对高中生物基础知识和核心能力的考查。这就需要从深度和广度去提升自己的知识面,多注重知识积累和能力的培养。在学习中要做到活学活用,学会举一反三,注重思考,构建出自己的知识体系,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加强社会责任。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