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二级质量检测 生物学科质量分析及教学建议
- jys
- 2024-07-24 15:06
- 阅读 1091
潮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二级质量检测
生物学科质量分析及教学建议
潮州市教育研究与教师发展中心 黄仰奕
潮州市饶平县第二中学 吴奕燕
一、试卷总体评价:
1.试卷结构及命题分析
试卷共21道题,其中单项选择题16题,非选择题5题,选择题共40分,非选择题共60分,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从考查内容上看,试卷考查的知识点多,覆盖面广。涵盖了高中必修1、2及选择性必修1-3教材内容,内容涉及细胞的物质组成、代谢、物质运输方式、细胞分裂、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学科学发展史、遗传的基本规律、生态系统、现代生物科技以及联系实际的生活常识等知识,注重信息的获取能力、识图分析能力、实验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的考查。
从难度上看,难易题分值比例适中,全卷总体难度中上,有一定区分度。试题情境有丰富,有广东区域特色、潮汕本土特色,题目信息呈现形式多样,全卷共有图表15幅,有结构图、流程图、坐标图、电泳图等多种形式。试题命题指向课本,紧贴教材,注重考查学生对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对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有明确的要求,对日常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总体来说,本次生物试卷与新高考要求相吻合。试题立足课本,以课标为依据,突出对主干知识、核心内容的考查。
2. 知识点分布
题号 | 考查内容 | 分值 | 对应模块 |
1 | 细胞中的有机物 | 2 | 必修1 |
2 | 膜的结构功能 | 2 | 必修1 |
3 | 癌细胞 | 2 | 必修1 |
4 | 科学史 | 2 | 必修1,选择性必修2、3 |
5 | 免疫 | 2 | 选择性必修1 |
6 | 种群、群落与生态 | 2 | 选择性必修2 |
7 | 细胞衰老和凋亡 | 2 | 必修1 |
8 | 杂交育种 | 2 | 必修2 |
9 | 光敏色素与光合作用 | 2 | 必修1,选择性必修1、2 |
10 | 基因的甲基化与遗传 | 2 | 必修2 |
11 | 发酵工程 | 2 | 选择性必修3 |
12 | 神经调节 | 2 | 选择性必修1 |
13 | 跨膜运输 | 4 | 必修1 |
14 | 植物激素调节 | 4 | 选择性必修1 |
15 | 生态系统与生态工程 | 4 | 选择性必修2 |
16 | 遗传与基因检测 | 4 | 必修2,选择性必修3 |
17 | 光合作用 | 12 | 必修1 |
18 | 人体生命调节 | 12 | 选择性必修1 |
19 | 生态学 | 11 | 选择性必修2 |
20 | 遗传规律 | 13 | 必修2 |
21 | 基因工程 | 12 | 选择性必修3 |
二、成绩情况
本次全市参加考试总人数9542人,原始分平均分37.7分,原始分最高分94分。各校成绩基本情况如下表(注:原始分≥80分为优良,≥60分为及格,≥40分为达标)。
1.全市各高中学校成绩情况
单位 | 参考人数 | 平均分 | 最高分 | 优良人数 | 及格人数 | 达标人数 |
金山中学 | 910 | 67.1 | 94 | 158 | 676 | 895 |
高级中学 | 793 | 59.9 | 93 | 82 | 414 | 729 |
绵德中学 | 385 | 33.7 | 86 | 1 | 10 | 105 |
南春中学 | 427 | 35.9 | 77 | 0 | 12 | 146 |
意溪中学 | 203 | 37.7 | 78 | 0 | 7 | 96 |
磷溪中学 | 84 | 37.9 | 62 | 0 | 3 | 35 |
铁铺中学 | 117 | 30.3 | 61 | 0 | 1 | 21 |
潮州侨中 | 646 | 44.9 | 80 | 1 | 88 | 427 |
松昌中学 | 461 | 28.8 | 65 | 0 | 4 | 75 |
彩塘中学 | 83 | 26.1 | 64 | 0 | 1 | 14 |
龙溪中学 | 213 | 21.9 | 63 | 0 | 1 | 12 |
龙湖中学 | 138 | 22.6 | 61 | 0 | 1 | 7 |
东凤中学 | 123 | 26.2 | 64 | 0 | 1 | 16 |
归湖中学 | 29 | 24.8 | 58 | 0 | 0 | 3 |
凤凰中学 | 0 | |||||
古巷中学 | 179 | 18.9 | 44 | 0 | 0 | 3 |
金石中学 | 126 | 23.6 | 49 | 0 | 0 | 12 |
宝山中学 | 404 | 25.5 | 77 | 0 | 6 | 46 |
凤塘中学 | 299 | 19.8 | 46 | 0 | 0 | 4 |
潮州华附 | 325 | 38.4 | 85 | 2 | 30 | 133 |
瓷都中学 | 442 | 35.4 | 73 | 0 | 23 | 175 |
饶平一中 | 195 | 22.3 | 78 | 0 | 2 | 12 |
饶平二中 | 637 | 51.2 | 86 | 8 | 163 | 519 |
饶平四中 | 399 | 23.4 | 59 | 0 | 0 | 26 |
饶平五中 | 238 | 25.7 | 62 | 0 | 1 | 26 |
饶平侨中 | 475 | 38.5 | 70 | 0 | 21 | 218 |
钱东中学 | 370 | 23.3 | 83 | 1 | 3 | 26 |
凤洲中学 | 261 | 26.2 | 67 | 0 | 2 | 22 |
家炳中学 | 236 | 32.2 | 72 | 0 | 6 | 45 |
汫洲中学 | 93 | 20.4 | 46 | 0 | 0 | 4 |
柘林中学 | 154 | 25.4 | 54 | 0 | 0 | 5 |
海山中学 | 97 | 20.0 | 37 | 0 | 0 | 0 |
潮州暨实 | 0 | |||||
全市合计 | 9542 | 37.7 | 94 | 253 | 1476 | 3857 |
2.全市考生等级赋分情况
等级 | A | B | C | D | E |
原始分 | 58-94 | 34-57 | 19-33 | 9-18 | 1-8 |
等级分 | 83-100 | 71-82 | 59-70 | 41-58 | 30-40 |
三、各题组答题情况、错因分析:
下面以饶平县为样本,对各题组的考生答题情况、得分情况和错因进行分析。
(一)选择题情况分析
本题组共40分,全县考生人数3187人,得分率0.383,平均分15.32分,试题1-12题主要还是考查课本内容为主,题干简洁、信息量小,但可能考查得太过于细致,导致学生得分率不高;13-16题难度就提高点,信息量也大些,不少同学也难以拿到分。学生得分情况较好的题目有:第7、11、12、15题,这些题目大都是高二的内容,学生记忆犹新,所以能较好的把握选出正确答案。学生得分情况较差的题目有:第2、3、4、9、13、14、16题。主要的错答原因是必修1、2内容忘得一干二净,自主复习能力较差;还有审题不清,看错看漏题干,抓不住题干的主体内容,导致选不出与题干有关的答案。比如第2、3题,很多同学不能从题干中提取有用信息,说明学生对知识的整合和迁移能力有限。第4、9题主要是对知识的遗忘导致失分。第13、14、16题都是图文结合分析题,失分原因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概念深入理解及把握上存在不足,综合、分析、迁移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表现在不能准确地从题干或图形中提取有效信息,没有抓住他们的本质。从学生答题情况看,反映出的共性问题是:读题、审题的能力和细致程度不够,知识模糊混乱,课后没有及时复习、巩固,导致知识点遗忘,分析不到位。
下面对得分率较低的题目进行分析:
第2题,多数学生错选A项或B项。A选项很多同学没看清楚水解酶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在核糖体而不是溶酶体;B选项中蛋白水解酶是大分子,是通过胞吐运出细胞外的。
第3题,多数学生错选C项或D项。C选项学生对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理解不到位,导致一些学生认为是对的;D选项葡萄糖不彻底氧化分解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其实是考查细胞呼吸场所,这个误选体现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不到位。
第4题,考查课本经典实验,杀伤力极大,学生很多都不知道出自课本哪个位置,说明学生对课本的研读远远不够。A选项中沃森和克里克是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不是用实验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其余三个选项均出自课本,都是对的。
第5小题,考查免疫系统的基础知识,几乎也是出自课本原文,但是不少同学误选D选项,其实是错在了“完整”,与课本原文不同,也太绝对了。
第6题,考查种群和群落相关知识,A选项误选的同学很多,水深不同的溪水中种植不同植物,其实是群落的水平结构,很多同学一看到不同水深,就以为的垂直结构,而C选项荷花是雌雄同花植物,是没有性别比例的,这道题误答率很高。从本题可看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只停留浅表的记忆层面上,根本没有经过思辨、内化。
第8题,D选项杂交育种的原理应该是基因重组,而不是染色体变异,C选项出自必修二课本的内容,不少学生没有关注到,导致误选。
第9题,考查的是新教材新增点春化作用和光敏色素,D选项中光敏色素主要接受红光和远红光信号。
第10题,考查新教材新新增点表观遗传,甲基化不会改变遗传信息,但可以改变生物性状,也可以遗传给后代,该知识点不难,但学生误选也比较多。
第13题,不少同学读图能力低,没能从图和题干去获取信息,只靠死记硬背,从而导致误选。A选项中葡萄糖通过SGLT进入肾近端小管细胞从图中可知是逆浓度梯度的,是和钠离子协同转运的,借助钠离子的化学梯度势能转运进细胞内的,是主动运输,学生一看到没有消耗能量,就以为是协助扩散;而D选项中葡萄糖进入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时是顺浓度梯度的,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第14题,考查的是植物激素生长素对某植物幼苗茎切段长度及其乙烯含量的影响,实际是在考查学生读取曲线信息,而且得知道抑制和促进得和没有施用激素(空白)比,学生错了不少。
第15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相关计算,同化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的计算,D选项考查生态工程的四个原理,得分率不高。
第16题,考查遗传系谱图和电泳图结合起来,其实难度并不是很大,但还是有不少学生没能看懂电泳图,没能从电泳图中获取信息,没能进行分析判断。
(二)非选择题情况分析
本题组满分60分,全县考生人数3187人,得分率0.257,平均分15.42分。从学生作答情况来看,第18,19题答卷相对较好,第21题相对较差。
第17题:主要考查了光合作用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应用。该题满分12分,全县平均分2.95分。全县0分卷722份,满分卷6份。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得分较好的只有第(1)题第一空的“类囊体”和第(2)题第一空的“叶绿体基质”。第(1)题第二空多数学生只答“ATP”或“NADPH”,第(2)题第二空多答为“暗反应”或“碳的固定(或还原)”,这两空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体现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扎实。第(1)题第三空绝大多数学生没能领会图1中纵坐标CO2吸收速率代表的就是净光合速率,从而造成失分,第(2)题第三空据图2分析,多数学生能抓住细胞间CO2浓度变化分析,但文字表述不规范、不严谨,造成失分。第(3)题考查实验设计思路,对学生能力要求高,多数学生偏离答题方向或答题要点不全。
第18题:主要考查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该题满分12分。第(1)小题考查神经调节的作用特点和兴奋在反射弧的传递形式,第(2)(3)小题考查体温恒定和血糖平衡的调节,第(4)小题考查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各小题难度不大,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重视回归教材。此题平均分为3.78分 ,0分卷355份,满分卷10份。得分较好的是第(1)题“迅速”,第(3)题胰岛A,第(4)题的“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免疫自稳”等空格。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失分的主要原因主要有①基础知识不扎实,出现答非所问或直接空白不作答;②审题不清,答题不严谨:如第(1)题考查兴奋在反射弧的传递形式,很多同学答成传递的转化过程;③专业术语掌握不精准:如“毛细血管”写成“毛孔”;④错别字严重,如“汗腺”写成“汉腺”,“舒张”写成“蔬张”等。
第19题:主要考查生态学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有对实验数据,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的寻找,分析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该题满分11分,全县平均分3.22分。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得分较好的只有第(1)题第一空的“营养结构”和第(2)题第一空的“样方法”。第(2)其他空格,答案大多是想当然,②能量去向答为:被下一营养级摄入,吃了,但文字表述不规范、不严谨,造成失分。③有机茶园蜘蛛最多原因,就来一句,不喷除草剂,缺乏分析出食物充足,不会被毒杀的原因。④除草目的,竟然不少人答为防止土壤有机物被杂草吸收,对教材不熟悉,想当然。⑤生态学能量流动原理运用更是无从下手。把答题要点组织成文字,下笔表达,对学生能力要求其实不高,既传统又常规,但多数学生偏离答题方向或答题要点不全,说明学生不但学科知识掌握不好,而且文字能力也不高。
第20题:考查的是遗传规律。该题满分13分,全县平均分2.99分。全县0分卷168份,满分卷11份,1364份得2分,占总数的42.5%。第(1)、(2)小题正确率较高,大部分学生能拿分都在这两小题。第(3)、(4)、(5)小题很多学生拿0分。(3)小题不少学生把A/a基因写生常染色体上的基因,而把B/b基因写成Z染色体上的基因,这样就导致后面的所有写基因型的空格全错。此题也有不少学生把性染色体的基因写在前面,常染色体基因写在后面,一些学生把基因写Z染色体的右下角等等。这些都是平时没有注意书写规范的结果。(4)小题是整答题得分率最低的。有一些写成3:8,这明显是没有理解问题的主语问的仅仅是“绿色雄性鸟”。(5)小题的①小题还有不少学生能写出来,但②小题就基本上只有此题满分的学生才能写出来了。很多学生没有明白题意,错误地设计让F1与亲本交配。此题有不少学生选择用白色鸟和F1的雌性鸟交配,但仅有几份能正确写出后代的预期性状。
第21题:总分12分,学生的平均分为2.38分,最高分11分,最低分0分。这道题主要考查基因工程常用技术、操作的工具酶、操作的元件、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等。试题灵活多变,学生需具备牢固的基础知识,更应将生物学知识运用于解答实际问题。第(1)题考查有关T-DNA的作用,大多数学生只分析目的基因,而没有细化到启动子类型和目的基因种类,只能拿1分。第(2)题考查限制酶切割质粒的位点,学生没有仔细审题,限制酶种类填对了,但是忽略题意要求的“对应”位点,填成“Sac1、Not1”。不少学生专有名词记不牢靠,把“DNA连接酶”写成“连接酶”、“耐高温的DNA连接酶”等。第(3)题考查将植物组织培育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不少学生没审清题意,填了“脱分化、再分化”、“去掉细胞壁”。第2空考查筛选细胞的办法,学生多数填“卡那霉素”,还有部分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潮霉素抗性基因”,显然他们将基因的本质与抗生素混淆了。第(4)题考查培养基的处理办法,这一空得分率最高,但也有少部分学生错填“消菌灭毒”、“高温消毒”,说明学生没有把灭菌和消毒的定义区分清楚。
从主观题的答题情况能看出:审题上不少学生未能很好地理解题意,准确获取信息;知识上掌握不牢、混乱,思维上缺乏严密性、逻辑性;答题上很多学生的答题规范性不强,用语不标准,错别字严重。以后在这方面应加强训练,加强落实。
四、教学建议:
1、加强名词术语的理解和应用,落实基本过程的掌握,注重回归教材,夯实基础知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归纳和脉络的构建。
2、重视图表、曲线、文字、信息转换能力的培养,学会读图。学会正确提取有价值的解题信息,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习惯。
3、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精选习题,强化训练,增强答题用语的专业性、规范化;重视典型例题的讲解和总结,提高学生的审题和解题能力。
4、加强思维培养,如发散思维,因果思维,逆向思维,类比思维等等,尽量帮助学生从更多侧面和生活实例理解知识,做到“吃透”教材;加强学科内综合,把握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原理和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学科素养。
5、把握新课程理念,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