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2024—2025第二学期高二级期末统测 政治科质量分析
- jys
- 2025-07-25 17:01
- 阅读 6
(一)总体情况
本次期末考试选择题满分48分,金山中学平均分为38.37分,高级中学平均分为34.8 分,饶平二中平均分为34.04分,南春中学平均分为29.78分。
(二)反映学生的突出问题(以南春中学为例):
①时政与教材结合能力弱,如第2题(改革原则)、第13题(联合国作用)得分率不足35%,对“党的三中全会精神”“联合国职能”等教材重点理解表面化;
②制度运行机制混淆,第6题(人大职权)、第12题(议会制)错误反映对“人民代表大会权力分工”“政府与议会关系”等核心概念辨析不清;
③逻辑推演能力不足,第3题(经济政策传导)、第15题(反垄断维权)显示学生难以运用市场机制作用、仲裁程序条件分析实际问题。接下来的高三一轮复习需紧扣教材,强化时政热词与课本概念的对应训练(如"安理会→维护和平"),并通过案例对比深化制度与法律要点的理解。
(三)各小题质析(以南春中学为例):
第1题:本题平均分2.96,满分率:98.72%。本题考查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社会主义优越性及道路自信。通过邓小平讲话强调社会主义的必然性,要求辨析历史进程规律,体现政治认同素养(坚定制度自信)和科学精神素养(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学生需运用史料解读能力抓住“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压不垮”等核心词,并辨析干扰项。易错点在于误选③“历史进程整齐统一”(忽视多样性)或④“邓小平理论标志革命开端”(混淆“革命”与“建设”阶段),反映对人类社会形态演进规律的模糊认知。备考需强化“五形态演进”的辩证性(统一性与多样性并存),对比“社会主义革命”与“改革开放”的历史分期。
第2题:本题平均分1.04,满分率:34.54%。本题对应必修一新时代改革理论,聚焦“六个坚持”原则的理论定位与实践意义。材料关联二十届三中全会决议,考查政治认同素养(拥护党的领导)和科学精神素养(理解改革方法论)。学生需通过政策文本分析能力判断原则本质(如“根本动力”错误),易错点集中于误选①(将“原则”等同于“动力”)或②(混淆“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顺序)。备考应强调“六个坚持”是规律性认识(非实践创新),结合“守正创新”“系统观念”等关键词区分“原则”与“动力”的逻辑关系。
第3题:本题平均分1.23,满分率:40.94%。本题依托必修二《经济与社会》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创新驱动,考查政策传导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需运用经济推理能力分析民企参与科研、市场准入等举措的效果,体现科学精神素养(政策效应评估)。典型错误是误选①“股权多元化降低风险”(企业经营风险受多重因素影响)和④“提高民企效益”(公平环境未必直接提升效益),反映对经济变量因果关系的机械理解。备考需构建“政策—机制—结果”模型,重点训练②③选项的传导逻辑(如“技术攻关→产业升级”“产权激励→成果转化”)。
第4题:本题平均分1.38,满分率:45.84%。本题关联必修二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辨析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多层次定位。材料突出“市场化运营”“补充养老保险”特征,考查政治认同素养(民生政策优越性)和公共参与素养(养老规划意识)。学生需明确“再分配调节”(基本养老保险)与“市场化补充”(个人养老金)的区别,易错点在于误选①“最高层次保障”(混淆社会保障三层次)。备考应厘清社会保障体系结构(基本保险→补充保险→社会救助/福利),强调个人养老金的“自愿性”“补充性”及“再分配”的适用范围。
第5题:本题平均分1.75,满分率:58.21%。本题紧扣必修三《政治与法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通过党纪约束案例强调党员自律。考查政治认同素养(忠诚意识)和法治意识素养(严守党纪)。学生需辨识“忧党意识”“廉洁自律”等核心要求,易误选③“提高执政能力”(主体是党而非党员个体)或④“党要管党”(主体是党组织而非党员)。备考需区分“党员义务”与“党的建设措施”,强化“个人修养”(律己、防腐)与“组织建设”(管党治党)的层次差异。
第6题:本题平均分1.20,满分率:40.09%。本题结合选必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人大制度运行,通过代表法修订考查制度优势。学生需运用法律文本解读能力分析代表履职保障条款,体现法治意识素养(程序正义)。易错点是误选②“全国人大行使决定权”(材料体现立法权)或④“人大监督权”(材料强调“联系代表”而非监督)。备考应明确“人大职权分类”(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紧扣“一府一委两院”配合代表履职的义务(非受监督直接表现),并区分“根本政治制度”与“最高权力机关”的表述。
第7题:本题平均分1.22,满分率:40.51%。本题对应必修三法治社会建设,以乡村普法案例考查多元共治理念。材料“群众自编节目”“民警说唱”突出参与主体多样性,要求辨析法治社会建设核心路径,体现公共参与素养。学生易误选①“完善法律实施机制”(材料未涉及制度完善)或③“政府领导全民参与”(政府非唯一主体)。备考需强调法治社会的“全民性”与“人民主体地位”,明确普法宣传的本质是“增强法治观念”(②④),非政府单方主导。
第8题:本题平均分2.60,满分率:86.78%。本题立足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的认识论内容,通过太空科研成果考查认识发展规律。材料“打破传统观点”“阐述新机制”印证实践推动认识深化,体现科学精神素养。学生需辨析“认识目的”(解释规律非最终目的)和“联系客观性”(非依意愿建立),易误选②(混淆“认识规律”与“服务实践”)或③(违背联系客观性)。备考应强化“实践是认识基础”原理,区分“认识目的”(改造世界)与“研究目的”(发现规律)。
第9题:本题平均分2.34,满分率:78.04%。本题依托必修四唯心主义辩证看待,借漫画考查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及实践智慧。学生需解读“心理暗示”的隐喻,体现科学精神素养(辩证分析唯心主义)。易错点是误选①“无法回避本原问题”(漫画未涉及哲学基本问题)或③“唯心主义积极意义”(漫画强调主观能动性非唯心哲学)。备考需聚焦矛盾转化(④)与能动作用(②),明确漫画核心是“积极心理暗示促成有利结果”(非论证唯心主义合理性)。
第10题:本题平均分2.44,满分率:81.24%。本题综合必修四矛盾分析法与社会意识的作用,通过广东生态管控案例考查绿色发展路径。材料“分区差异化管控”“高水平保护”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求辨识唯物辩证法与唯物史观结合点。学生易误选①“调整生产关系”(材料属上层建筑调整)或④“人为联系更造福人类”(未比较自然/人为联系优劣)。备考应强调“社会意识反作用”(②)与“矛盾特殊性”(③),区分“生产关系”与“政策调控”(属上层建筑)的范畴。
第11题:本题平均分2.07,满分率:69.08%。本题考查必修四文化部分的核心考点:文化创新的根基在于立足中华文化立场,文化交流互鉴对发展的意义。材料通过英歌舞的传播案例,要求学生辨识文化传承的核心原则,体现政治认同素养(坚定文化自信)和科学精神素养(辩证看待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学生需具备材料主旨提炼能力和选项辨析能力。学生易误选②“文化创新关键在于融合”,因未区分“交流互鉴”与“全盘融合”的本质差异,或混淆“再现客观世界”的艺术要求与“文化立场”的关系。
第12题:本题平均分2.14,满分率:71.43%。本题聚焦选必一议会制政体的核心特征:政府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材料中“组阁权”“议会支持”等关键词指向议会制运行逻辑。学生需运用制度特征匹配能力判断政体类型,并通过逻辑推理排除干扰项。易错点集中于误选③“总统直接行使行政权”(忽视议会制中总统的虚位性)和②“政党以执政为目标”(材料未涉及政党宗旨),反映学生对政体权力结构认知模糊。
第13题:本题平均分0.79,满分率:26.44%。本题对应选必一的第八课《联合国》内容,考查安理会维护国际和平的职能及多边主义价值。材料强调联合国通过协调行动解决全球问题,渗透政治认同素养(支持多边治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学生需准确辨析联合国机构职能(如安理会是执行机构而非审议机构),并运用批判性思维识别选项夸大表述(如④“主导全球治理变革”)。典型错误是误选②“安理会是主要审议机构”(混淆其与联大的职能)和④(忽视联合国“协调者”而非“主导者”角色)。备考需厘清联合国四大机构分工,结合俄乌冲突等时政案例理解其作用的有限性,强调“平台”与“主导”的表述差异。
第14题:本题平均分2.41,满分率:80.38%。本题基于选必三著作权法内容,考查美术作品保护期限(作者生前及死后50年)及合理使用范围。材料中《哪吒2》著作权登记案例,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素养(尊重知识产权)和公共参与素养(抵制侵权)。学生需运用法条迁移能力判断侵权情形(如商业转载需授权),并明确著作权自动取得原则(登记非保护前提)。易错点包括误选①“登记即永久保护”(混淆程序与期限)和④“转载图片属合理使用”(忽视非商业目的限制)。备考应结合《著作权法》内容分析“合理使用”实例(如教学引用),强调保护期计算(创作完成至作者死后50年)及商业性使用必授权原则。
第15题:本题平均分1.82,满分率:60.55%。本题关联选必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和商事仲裁,考查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表现及消费者自主选择权。S供水公司强制“水表安装捆绑供水”的行为,指向法治意识素养(依法维权)和科学精神素养(分析不正当竞争的危害)。学生需通过违法行为认定能力识别搭售行为,并辨析维权途径(仲裁需事前协议)。典型错误是误选③“捆绑交易提供便利”(忽略其强制性违法本质)和④“直接申请仲裁”(需要双方自愿订立仲裁协议)。
第16题:本题平均分2.39,满分率:79.74%。本题依托选必三的侵权责任规则,考查过错责任原则、监护人责任及精神损害赔偿适用条件。男孩燃爆化粪池事件涉及多方责任划分,本题意在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素养(归责原则应用)和公共参与素养(风险防范)。学生需运用法律责任归因能力分析车主、监护人及物业的责任边界,明确精神损害赔偿仅适用于人身权或特定物权(排除①)。易错点包括误选①(混淆财产损害与人身损害救济)和④“物业无过错责任”(化粪池管理实为过错责任)。
二、非选择题
17题:
(1)考查范围:本题以2025年经济工作“两重两新”政策为背景,紧扣《经济与社会》知识,考查学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命题立足时政热点,贴合学科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经济政策,分析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实际作用,具有较强的时代性与综合性 。
主要涉及考点: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得分情况:本题满分10分,平均得分:4.47分(金山中学)
(3)存在问题:
①解题思路模糊,信息提炼能力弱。无法较全面准确地从材料中分层提取“两重”(投资、基建、民间资本)、“两新”(设备更新、消费提振)等关键信息,也未结合《经济与社会》中财政作用、生产消费关系、现代化经济体系等知识,进行“政策内容→知识链接→高质量发展作用”的推导,导致答案零散和杂糅,条理性较差。
②多数学生的答案未能有效衔接政策对高质量发展的作用逻辑。如材料中“两重”中重大项目建设、“两新”中设备更新与消费升级,未能落点关联到创新驱动、结构优化、供需适配等高质量发展关键维度。
③知识落点偏差,易陷入“知识堆砌”误区。如生硬关联“民营经济”“收入分配制度”等无关知识,本质是未理解“政策工具—经济变量—高质量发展目标”的传导逻辑。
(4)原因分析:
①知识遗忘,本学期主要还在教学新课,旧知识复习不足,知识体系回生。
②学生的材料解读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
③经济类题目时政性、综合性较强,需要灵活调用多知识点,知识迁移不足,活题应对能力欠缺。
18题:
(1)考查范围: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二单元内容,问题指向说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展现了完善全球治理的大国担当,属于常规题型的考查。
(2)得分情况: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分(高级中学)
(3)存在问题:
①大部分学生能够围绕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相关教材知识进行说明,得分集中在4—6分,这些学生主要是答案要点不全面。
②存在部分学生只是照抄材料,没有提炼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没有相应的知识准备,没有结合教材观点进行表述。
19(1)题:
(1)考查范围:必修三《哲学与文化》第三单元文化模块中“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
(2)得分情况: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4.88分(金山中学)
(3)存在问题:
①没理解好题意:问题"分析春节申遗成功的文化价值”,不少学生去回答“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②答案要点缺漏:其中“文化载体、丰富世界文化多样性”等几个点漏写较多。
③语言表达不规范:如“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等表述不准确。
(4)原因分析:
①知识遗忘,本学期的滚动训练少涉及这一考点。
②学生的材料解读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
③文化对于高二学生来讲,是一个难度偏大的模块,需要在不断的考试和练习中逐渐适应和提高应对能力。
④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本次考试是紧接在两个半小时的语文考试后进行的,学生明显感觉疲劳,影响了做题的效率。
19(2)题:
(1)考查范围:必修三《哲学与文化》第一、二单元哲学模块中价值观的相关知识
(2)得分情况: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4.27分(金中)
(3)存在问题:
①知识范围不明确 :仅分析"导向作用"或"两个标准"。
②混淆模块知识:部分学生误答文化知识。
③材料分析脱离了"春节申遗成功"这一热点,从理论知识分析直接跳到设问的落脚点"文化建设"。
20(1)题:
(1)考查范围:必修二《政治与法治》内容,考查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要求说明具有鲜明现代化乡村治理特色的“广东经验”是如何解锁乡村治理新格局的构建密码。
(2)得分情况:本题满分10分,平均得分3.3分(高级中学),得分率偏低。
(3)存在问题:
①大部分学生只是答对了坚持党的领导、党组织作用,对材料中的村民自治涉及内容没有展开,导致总体得分率低。
②“协商民主”相关内容学生回答不准确,对基层治理内容把握不全面。
③部分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较差,不会对应材料中的“三个经验”分析措施。
20(2)题:
(1)考查范围: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内容,考查妥善处理相邻权、商标权、用益物权相关知识,需调用教材知识对材料进行具体分析。
(2)得分情况:本题共8分,平均分5.4分(高级中学)
(3)存在问题:
①学生对第1个知识点“相邻权”回答得较好,能够正确判断并分析。
②对第2个知识点“商标权”内容很多学生表述就不准确,材料和观点对应错误。
③对第3个知识点“用益物权”,一部分学生对材料的判断出现错误。
三、教学反思与教学建议:
1.夯实基础知识点,通过多种方式强化学生对课本知识点、主干知识的掌握。
2.复习梳理知识框架,强化模块内部知识体系的构建
3.提高习题评讲质量,专项训练学生解题能力,注意加强对学生不同题型解题的指导。
4.继续加强限时训练,知识模块滚动训练,提高学生对考试题量的适应能力和知识模块快速切换的应对能力。
5.提高学生阅读材料能力,在平时训练中注重培养学生阅读、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6.请合理安排各选科的考试时间,尽量避免因扎堆考试引起的考生疲劳答卷状(金山中学)。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