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初二级地理期末统测试卷质量分析(2017—2018年第一学期)
- 2018-02-08 08:00
- 阅读 1810
庄楚金 陈惠莹
一、试卷分析
(一)试题基本情况
本次考试根据《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地理学科学业考试大纲》进行命题,题型和难度参考省教育考试院命制的地理卷,卷面满分为100分,题型全部为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小题2分,考试时间50分钟。考试范围包括七年级上册、下册和八年级上册,其中七年级内容占30%;八年级上册内容占70%。考查知识点涉及自然地理、世界区域自然与经济文化、中国的自然、经济与文化等。
(二)试题特点
1.试题覆盖面广,实用性较强
试题联系生活,设置情境,突出地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将地理知识生活化、具体化,强调了地理学科的实用性,突出《地理新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试题重视学生读图能力,理解和分析能力,淡化对课本知识的死记硬背,也反映出学考的命题思路逐步向高考靠近,体现初中、高中地理学习的衔接。
2.凸显学科特色,紧密联系地理图表
试题突出表现了地理“无图不成题”的特点,全卷共有18图。强调考查学生对地理知识在地图中的定位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重点考查学生解读和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3.联系时事热点,体现地理学科的时代性
“时时有地理,处处有地理”这是试卷发出的一个朴素的声音。试题背景材料紧密联系近期国内外地理热点新闻设置问题,彰显时效性。如第8-9题结合智利的地震考查板块构造学说,第19-20题考查南海诸岛的主权问题,第47-49题利用“沪昆高铁”考查中国迅速发展的高速铁路等。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又激发学生今后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感觉到“身边的地理”,也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同样突显淡化书本死硬背的知识。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一)试题成绩分析情况
1.总体情况
全卷折算为满分30分,全市平均分15.8分,平均分最高的学校达到23.7分,市直学校平均分18.8分。全市最高分100分,折算为30分,全市大于等于21分的学生人数占比25%。
2.存在问题
一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学生通过一年半的地理学科学习,课本的基础知识掌握还是不牢固,例如第1题考查地球的形状,第2、3题考查地球的运动,第25题考查中国的山脉与地形区及其特点,得分率都不高。二是识图定位能力差,区域落实不到位。大部分学生在做题时没认真看图、识图,如试卷第9题考查智利所在哪两个板块交界处,学生从地图中基本可获取信息,但因没认真看图,识图定位能力差,导致失分较为严重。三是对于试卷给出的材料,没有认真进行阅读。随着课程改革,试卷越来越注重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试卷中的背景材料内容也在增加,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认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得出结论,但是现在学生在做题时都是急于完成题目,而对于题中的材料,都是一眼带过。例如第33题,材料中明确告知学生重庆位于长江上游,题目直接问重庆位于长江哪个河段,但好多学生没有认真看。
三、教学建议
1.继续加强基础知识的落实
越是基础的知识,运用的范围就越广,考查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课标和《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地理学科学业考试大纲》的要求,强化学科基础知识的落实,让学生能够牢固地掌握和理解运用基础知识。
2.加强识图能力和获取地理信息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读图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读图习惯,提高读图能力。同时教师和学生都应关注地理时事热点,特别是教师,应多看新闻,积累一些有可能成为背景材料的时事,注意时事热点与地理教育的结合。
3.重视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地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应用十分广泛,课标中也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是真正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4.加强对学业考试大纲的学习
从去年开始潮州市初中地理学科的学业考试采用省卷,省卷不同于以往只是简单基础知识的考查,省卷更注重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我们的备考难度加大。因此,教师应通读学业考试大纲,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