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科教研资源平台 数学

聚焦素养促提升,知行合一齐奋进​——“潮州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区域联动教研活动”在潮安区庵埠镇文里小学举行

  • 2018-05-15 08:00
  • 阅读 1801
分享到:

为充分发挥我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区域联动教研,5月10日,潮州市教研室在潮安区文里小学举行了“聚焦数学核心素养,提升课堂教学品质”的区域联动教研活动。

当天,文里小学鼓乐齐鸣,彰显了礼仪之邦的优良传统,校园文明小使者们着装整齐,在校门口列队欢迎。民乐传承队神采奕奕,为出席活动的老师们献上一场民乐演奏。

 

 01.jpg


参加此次研讨活动的有市直、一县三区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共计120余名。

 02.jpg

 
 

活动开始,市教研室教研员陈铿老师介绍此次教研活动的背景和目的,陈老师指出,数学最核心的素养就是数学思维。数学教育就是要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培养学生会思考,有智慧是数学教育的目标。希望老师们在日常教学中能专注于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问题思考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发展能力、提升素养。

 03.jpg


为了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本次活动精心设计了四个环节,包括:课例观摩、研讨交流、小讲座及省级优质论文展示。

  一、课例观摩——凸显数学本质,感悟思想方法

  首先由文里小学郭敏璇老师执教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数认识的起始课。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提供生活信息,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认读小数,借助几何直观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含义,初步感知小数的十进关系与计数单位。精巧的设计、环环相扣的追问、层次分明的课堂练习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自主建构知识。

 04.jpg 



接着是庵埠小学的郭晓洁老师执教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减法》一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问题情景,引入小数加减法;运用迁移规律,突出算理和算法;通过引导学生讨论问题——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这一本质,突出小数点对齐的必要性。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在学会运算的基础上,体会到数学的科学与严谨。

 05.jpg

 

 

两节观摩研究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虽然不同,但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数学韵味浓厚,贴近常态课教学实际,凸显数学本质,带给大家新思考、新感悟。

   二、研讨交流——促发思维碰撞,促进专业发展

课例观摩后,各研讨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组进行研讨交流。老师们结合课例,围绕着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编写意图、学生思维品质特征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剖析,研讨如何以课程标准要求为抓手,以教材为载体,以课堂为平台,设计符合学生思维品质特征的教学活动,有效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

 06.jpg

 

 


小组研讨过程中,老师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王春生老师、郑永东老师、林媛老师、傅卓英老师、赖秋涌老师等作为各小组代表发言,进行总结,对研讨问题做了详实的阐述。真理越辩越明,教师们在思考中收获,在辨析中提高,收获颇多。

 07.jpg


三、专题小讲座——从深度研究,以高度引领

  继研讨交流后,是专题小讲座时间。文里小学的陈燕儿老师和庵埠小学的郑洁老师,分别做了题为《“数的认识”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应用》和《“数的计算”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应用》的专题小讲座。两位老师及其教研团队基于当前数概念、数运算教学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探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讲座中,两位老师在分享教学策略的同时,结合实际的教学运用,给教师们带来可学习、可迁移的概念课、运算课的教学范例,让听讲的老师在思考中领悟,在借鉴中提升。

   08.jpg

 

四、省级优质论文展示——以理论指导实践,从实践升华品质

   最后,进行了三篇省级优质论文交流宣读活动。这些优质论文观点明确,旁征博引,引发教师进行深度思考,也触动我们思维深处的灵动:要加强理论学习,以理论指导实际教学,再从实践中升华我们的教学品质,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育的力量在于教师的成长,本次区域联动教研活动,进一步促进我市小学数学教师对教学的深入研究,促进了教师们的专业成长。期间的思维碰撞、思想交流也加深老师们的认识: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必须的数学知识和必备的数学技能,而且要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在思考中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经验,发展数学观念,提升数学品质。

 

 

 

 

上一篇:我市两名教师双双获得省初中数学青年教师数 下一篇: 同台竞技 同步提高----潮州市高中数学专题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