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中考阅卷过半,各科目评卷组组长点评试题难易
- 2018-06-29 08:00
- 阅读 2180
(语文)
注重积累和运用
注重整本书的有效阅读
潮安区金石镇林周全中学 韦伟湘
2018年广东中考语文试卷的命制稳中有变,试题将仿写题变为压缩语段题,将半命题作文改为全命题作文。变动稍大,难度也有所提高。试卷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知识的积累和有效运用的能力,更加注重学生阅读量的提高和整本书有效阅读的能力,价值导向明确。
基础部分考查古诗文默写、词语积累运用、语病辨析、语段压缩,进一步加强学生重视课本、重视基础的思想。
课内外文言文阅读继续考查重点字词、重点句子、重点语段的内容,注重学生文言基础学习,加强积累和文言熏陶的意识,重点考查学生积累的过程。
实用文体阅读——《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和文学作品阅读——《笔下犹能有花开》,重在引导学生关注环境热点、关注生活,侧重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综合性强。学生要学以致用,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获得知识,提升自我。
名著导读虽是为大家所熟悉的《水浒传》,但考查细节,考点较刁,拼的是学生的干货。引导学生要养成热爱读书,读整一本书的习惯,要学会多角度、广范围、深思考的阅读。
今年的作文题,在命题形式上可谓匠心独运。首先是变常见的半命题为全命题,避免落入俗套和定式;其次是以单词独字来命题,让人耳目一新。但求新求变的背后,我们看到,命题思路上仍然延续了近年来的良好传统:
一是贴近生活,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自己的成长,让绝大部分学生都有话可说,有料可写。指导学生在面对挫折时,能坚持本心,追求梦想,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思想教育性。
二是关注热点,但又不过于靠近。《恒》这个题目,乍看似乎不好入手,但考生只要细细品味,就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从学校、家庭、社会中挖掘到写作的素材。头脑灵活,善于联想的学生可能很快就能发现它与十九大以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时代热点也有着若隐若现的联系。
(数学)
强化数学应用意识
着力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能力
湘桥区城西中学 陈淑玲
2018年中考数学试题延续了近几年的省题命题风格,难度比去年略有加大,试卷结构稳定,考查知识覆盖面较广,知识点分布较平均。突出对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评价,既考查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又考查了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16题、24题和25题,对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要求很高,这就更需要学生在知识层面上增加对知识的探究和推理,注重方法的归纳和沉淀。试题有一个突出的亮点是:试题围绕考生熟悉的情景设置,给学生似曾相识的感觉,但上手容易深入难。
从考生答卷情况看,存在的问题有:审题不细致、概念不清。解答题中数学语言表述不清晰,推理论证、计算和综合分析等能力以及分类讨论思想的掌握较薄弱。
从评卷情况看,在今后教学中要高度重视逻辑推理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强化数学的应用意识。考生要养成先易后难的答题习惯,拿到试卷后首先要整体浏览确定适合自己的答题顺序,以免在前面不熟悉的题目上花费太多时间导致没有足够的时间做后面会的题目。
(英语)
传统与时事结合
渗透学科核心素养
潮安区彩塘镇金骊中学 巫伟民
2018广东省中考英语试题整体难度较去年有所增加,单项选择知识点考查全面且较有新意,覆盖各种词法句法,有不少新鲜元素。全卷不少篇章都贴近生活,强调对基础知识的掌控,注重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强调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各题型的详细特点如下:
一、听力理解:分值增加
2018年中考英语听力比2017年增加了5分,分值设置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试题紧扣《考纲》的24个话题。
二、单项填空:量少质更精,时事热点为语境
单项填空的题目数量从20道题减为15道题,考点覆盖考纲大部分语法项目,着重考查考生的语法基础,渗透学科核心素养。
1. 以生活及时事热点为语境。如电影红海行动(第39题)、俄罗斯世界杯(第40题)、袁隆平的海水稻研究成果(第41题)、禁止象牙交易(第43题)等。
2. 部分考点有调整。由于题目数量的减少,动词短语、定语从句及状语从句的考查没有出现在单项填空,而放在了完形填空及短文填空,今年没有考查感叹句。
3.渗透文化意识的考查。如Boxing Day(第34题)、自身科技的进步(第37题的无人驾驶汽车、44题的手机支付)等。
三、完形填空:延续考点,设置适当干扰
完形填空的篇章延续了以往的传统,仍然是记叙文,即通过对事件的叙述来表达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与人生哲理。然而对于篇章逻辑和对文章理解的考查易使考生误选干扰项。此外,本次完形填空对于单词、短语考查难度适中,但部分词组如pay off、keep off和carry out(此类短语课本没有但考纲要求掌握)的出现,增加考生难度。
四、阅读理解:题材多样,考查文化意识
本次阅读理解与往年相比,更突出文化意识的考查(如A篇保护蜜蜂,C篇中国传统文化),文章长难句较少,以细节题为主。B篇为说明文,文章话题为科普类,考查角度较为灵活,学生容易掉入细节之处的陷阱。
总的来说,阅读部分考试材料内容丰富,语言鲜活,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五、短文填空:着眼语境,延续考点
今年中考短文填空出现较多的长难句。除了考查语法结构,还注重考查考生的篇章逻辑,并且对考生在语境中单词的运用能力有所要求。今年的考点比较广泛,对比往年固定搭配类的考点有所减少。今年首次在短文填空中考查定语从句及被动语态,但像代词、冠词、连词这些仍是必考点。
六、读写综合:“共享小图”,学生生疏
信息归纳主题是“共享小图”,选材新颖,题目主要考查考生从短文中归纳信息的能力和细节处理能力,生词较少,细心便可找出答案。书面表达中很多学生审题不仔细,对“共享小图”不熟悉,写作有点偏题,今年高分及优秀文章较往年少。
(物理)
教学应注重基础、重视实验
加强能力培养
湘桥区城基中学 李邦克
2018年潮州市中考物理仍釆用省卷,试卷是近三年来难度最低的一年,试卷的命题紧扣考纲、联系实际、关注科学发展前沿,符合学科的核心素养。试题既注重对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的考查,又注重考查学生分析、计算、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的考查。
试题具有如下特点:
一、遵循新课标的要求,符合学科的核心素养,注重能力考查。
二、试题难度适中,选择题注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难度、区分度适中;非选择题部分考查知识面广、设问层次清晰,能合理区分各层次学生。
三、实验题既考查了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又考查学生对实验数据分析、画图列表、现象分析归纳、创新等综合能力。
四、计算题重视对初中阶段重点知识板块力学、电学的考查,知识面广,既考查学生计算能力,又综合考查学生分析、表达、逻辑思维等能力,难度适中。
五、综合题以前沿科技成果磁悬浮列车、特高压输电、天宫二号为命题素材,综合考查学生物理素养,难度不大。
从评卷的情况来看,考生基础知识扎实,作图能力和实验能力总体较好,但部分学生计算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图表设计能力相对薄弱,计算题思维过程不严谨,物理符号使用不规范,知识面窄等问题。建议初中物理教学应回归基础,重视实验让学生走进实验室完成考纲要求学生必做实验,课堂教学应重视分析过程让学生吃透每个知识点,同时应加强学生对解题过程的严谨性、规范性的训练。
(化学)
湘桥区城南实验中学 谢纯
与2017年化学中考题相比,18年化学考题题型、题量、各题型所占分值等变化不大,试卷符合广东省化学考纲的要求,考点内容的覆盖率达90%以上,整体难度中等偏上。基础题大概占七成左右,试题的区分度十分明显,应该是近几年来质量最好的一份试题。试卷考查了九年级化学的主体内容与主干知识,考查了化学学科主要的基本观念和学科素养与化学的思想方法。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体现了化学关注科学研究,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特点。关注了考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具有一定的导向性。
从评卷情况上看,基础内容部分相对掌握比较好,但对于实验题中重新组合初中常见制取气体的制备和收集装置、对信息加工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自学和阅读能力这部分确实有待提高。从学生对试题中17题第(2)小题、23题的拓展、25题第(3)小题等答题情况看,也反映出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不强。
对于教师来说,今后在实际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动手实际操作习惯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应挖掘教材重点内容、素材的教学价值,重点强调化学基本原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同时整份试题与生活、生产联系的题目无处不在,环境保护的题目也体现得十分明显,这也应该引起教师的关注。
(思想品德)
湘桥区阳光实验学校 丁伟松
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试题有几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重视基础,考点覆盖面广。
试题考查的内容紧扣考试大纲,基本覆盖了考点的主干知识,符合试题命制的基本要求。符合中考命题三贴近原则:贴近时代(如综合探究题考核热点人类命运共同体);贴近学生(如考查学生应加强安全意识,履行义务教育义务、控制情绪,学法守法等);贴近社会现实(如辨析题要求从道德角度分析网络评选微信投票,分析说明题的有关家居产品智能化的使用理由和建议等)。
第二特点是能力立意,体现学科素养。
试题的选材主要来源于当前的时政热点、社会焦点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事,在考查知识的整合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第三特点是价值引领,突出正面导向。
试题以时政热点和社会热点为切入点,紧扣时代脉搏,围绕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多从健康发展、积极向上、正面意义上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体现试题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体现德育功能,凸显价值引领 。
纵观近几年广东中考思想品德试题概括来说“得分不难,高分不易”,“不难”在于,材料设问指向性强,基本上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大角度提问,遵循惯常的思维模式。只要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考生肯定有话可说。“不易”在于,不管选择题还是主观题,都没有纯粹死记硬背的设问,也没有不受材料、设问限制的作答。从而指引考生要打好基础,又要关注时政与生活,活学活用。
(历史)
试卷上凸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潮州市金山实验学校 林彬跃
一、从直觉上,不论是选择题还是综合题,试卷难度比去年略有提高,学生得分率较低;
二、从题型设置上,基本上参照广东高考命题模式,对考生有一定挑战性;
三、主观题突出历史核心素养要求较明显,在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等方面均有所体现,价值导向明显,很多学生出现审题不明确,照搬材料回答问题,历史概念不清晰等问题。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