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科教研资源平台 物理

2018年全国I卷物理试题分析与备考建议

  • 2018-07-27 08:00
  • 阅读 2693
分享到:

2018年全国I卷物理试题分析与备考建议

潮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徐声雄

2018年高考物理命题以“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托,严格遵循考试大纲,聚焦学科主干内容,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加强对学生逻辑推理、信息加工、模型建构等关键能力的考查。试题尤其是非选题难度较前两年有所降低。

试题具有如下特点:

一、强化对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考查

1.强化对必备知识考查。增加定性理解的试题,适当减少复杂的运算,引导学生加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例如:14题对于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与位移成正比的考查,15题拉力F和x(P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之间关系的图像判断,16题对场强矢量的运算(2017年I卷19题是磁场矢量运算),19题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33题的第一问理想气体P—T图象理解34题第一问光折射率与频率关系考查。如下图

000001.png

这些题目情境都来源于教材或学生熟悉的情境,都是基本的、典型的问题,只是在设问方式上进行了个别改进,注重引导教学重视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夯实好问题解决的基础。

2.突出逻辑推理、信息加工、模型建构等关键能力考查

物理学科考试大纲规定了高考物理考查的五种能力目标: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实验能力和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和物理学科的特点,高考物理着重考查学生逻辑推理、信息加工、模型建构等关键能力,引导学生培育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例如:18题(如下图)拉力作用下小球机械能增量问题的分析,20题双星的质量和与速率和分析与判断,均是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

000002.png

17题(如上图)动生、感生电动势两种模型分析,33题(如上图)第二问对研究对象的确定(是上、下气体还是活塞),对变化类型的判断(是等温、等容还是等压)均是要求学生回原对照模型,虽然难度要求不及全国II卷第16题(利用我国自主建造的世界最大口径射电望远镜所发现的毫秒脉冲星作为背景,考查学生对万有引力、匀速圆周运动等规律的理解和应用,直接考查学生的模型建构能力)但对学生来说已是非常高的要求了。

二、增强应用性、创新性

注重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规律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设置真实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20题以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为素材, 23题(如下图)最后一问以热敏电阻温度曲线判断手心的温度,均要求学生利用高中所学物理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000003.png

实验题的22题(如上图)融合游标尺读数于弹簧劲度系数测量的实验之中,23题融代替法测电阻方法于热敏电阻测量之中均沿续近几年全国卷的变化,从注重运算、原理的考查过渡到创新,过程方法的考查。

三、优化选拔功能,适当降低试题难度

试卷总体难度没有往年大,主观题部分,尤其是实验题与25题(如下图)难度降低明显,25题的得分率预测是往年的两倍。

但是选择题总体难度适中,没有出现像2017年I卷15平抛运动(难度0.8)17题求释放核能(难度0.7)那样的送分题,也没有如2017年I卷21题共点力平衡(如上图)那样对数学要求特别高的难题。

000004.png

但是要特别注意的是全国II卷25题的难度却不小,教育部考试中心是同时命IIIIII跟海南四套卷,在教学备考中我们除了关注I卷,仍要对比其它三套卷。

教学建议:

一、重视好情景化问题在高中物理教学的应用

物理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求动机,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独立地解决问题,发展其思维的创造性。

做好情景化问题教学要做到:一是要充分展示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帮助学生掌握分析物理过程、建立正确物理情景,确立准确的物理模型。而不是将已经选择、压缩、改造的典型化和简约化、高度抽象性的物理知识照本宣科地讲授给学生。二是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程序训练。学生遇到难题时因缺乏思维的程序化,会表现为思绪混乱,束手无策。在教学中更要重视思维程序的建立和训练,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程序大体可分以下几步:审题→文字信息(排除干扰因素)→抽象出物理对象和物理情景→寻找问题所对应的物理规律→建立模型→求解→对结果进行评估与交流。

二、关注好沪、浙物理科学考题中的新变化

上海、浙江作为第一批高考试点省份,为其它省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而物理科学考从测试对象到对考点的安排,对试题的整体设计,对学科素养的考查均有较大的调整。虽说我省需在两年后才实施新的高考方案,但作为过渡期的教学与备考,需从试点省市的题目中窥探出新的动向。

三、研读好2017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高中课程和高考改革要进行统筹谋划,做好衔接。新的课程标准正是顺应这种要求诞生。高考如何改革,形式上有国家和省级层面文件作为指导,但是到具体内容如何考查则可以从课程标准里找到答案。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标准将集教学内容与考试范围于一体,因而以后的高中教学、备考将是以课标为蓝本的教学与备考。

 

 

 

上一篇:潮州市201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科质量 下一篇: 潮州市高二级物理期末统测试卷质量分析(20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