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高二级地理期末统测试卷质量分析(2017—2018年第二学期)
- 2018-07-31 08:00
- 阅读 1870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潮州市高二级地理科期末统测试卷质量分析
庄楚金 张光华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级地理科期末统测地理试卷命题在题型设计、命题风格、信息呈现等几个方面上力求向全国卷靠拢,同时兼顾教材内容的知识迁移与运用,结合时事热点,运用乡土地理,联系生活,展示了生活美,让学生有亲切感,体现生活即地理,地理即生活的学科理念,地理核心素养在试卷上得到充分体现。
一、试题分析
试卷结构采用历年高考全国卷Ⅰ的命题结构,即分为客观题(选择题)、主观题(综合分析题)、选做题(旅游地理、环境保护)。1—11题为选择题:选择题综合性较强,表现为要选择正确答案,需要多个知识点的综合分析和延展,选项也指向多个知识点,达到了以少量的题目覆盖尽量多的知识点。例如第一个题组(1-3),立足于地表形态的塑造,考查了水土流失、气候变化、海岸线的变迁、方向、人类活动等,还要求学生要有想象力,想象地表形态的变化。综合题的选取和设计上结合时事热点并考虑了对教材基本知识点和原理的运用。例如第36题第(1)小题,考查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联系实际懂得资源开发必需具备的基本条件,也是对教材基本知识的迁移与运用。第(2)小题是纯粹的自然地理,结合具体位置,运用基本原理分析降水的空间分布。第(3)小题体现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但学生必须细心斟酌方能得到正确答案。第(37)题紧靠时事热点,以资源跨区域调配为背景,考查工程建设区位。
整体上,人文地理内容较多,试题设计体现时代特色,与实际生活和社会热点结合紧密,以“人地关系”为主题,自然地理隐含于人文地理之中,体现自然是人类文化的源泉,体现人类活动都打上自然环境的烙印,内涵丰富。
二、下一阶段教学的几点建议
1.一轮复习重视整合地理知识。要从整体把握教学内容,构建知识框架,避免知识碎片化,建立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构建知识体系和框架,不断丰富和完善学生的地理知识结构。整理知识的过程就是对知识进行加工的认知过程,即采用分类、排列、比较、推理等方法对知识进行处理,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系统化、体系化的过程。教师授课的教学知识体系需在教材的基础上,预先加工成以教材为参考、以大纲为依据的教学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也需要整理知识,需要开展积极的思维,对知识进行再加工。
2.重视方法技巧,提升学科能力。要教会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方法,熟悉解答问题的思路,构建思考问题的线索,学会获取信息的本领,培养表述答案的能力,强化学生的答题规范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重视单项选择能力的训练,培养分析、综合、比较、判断、归纳、联系、迁移等思维能力。在区域教学中注重区域与地理原理之间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区域综合分析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表达能力。
3. 优化课堂教学,增强备考的实效性。优化课堂教学,坚持以学为主,讲练结合。不以讲代练,不以讲代学。教师不能代替学生讲,学生可以代替教师讲。讲的多不等于学的多,更不等于会的多。讲得天花乱坠,不如学得扎扎实实。坚决克服“讲功有余,练功不足”的通病。不反对讲,当讲则讲,讲精、讲深、讲透,讲功同样重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燃烧激情。课堂要认真设计,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兴奋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课堂成功体验,进而点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①结合热点,设计情景,让学生以地理的角度设计问题,解决问题。②针对某个学生的答题情况,发表意见。
4.突出团队合作,增强备考的高效性。高三复习时间短,任务重,从每周试题的精选,试卷的批改,学生错因的分析等等,单靠个人无法做到最好,需要教研组成员的通力合作。只有合作,才能省时省力,提高效率,只有合作才能出大智慧、大成绩。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