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科教研资源平台 数学

概念生成过程清晰 数学素养落实到位——————对“一元一次方程”一课的简析

  • 2018-11-27 01:06
  • 阅读 1229
分享到:

概念生成过程清晰    数学素养落实到位

——————对“一元一次方程”一课的简析

潮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陈泽奋

  黄勃老师在2018年广东省“互联网+优课”教研展示活动中承担了题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公开课,全省有1万1千多个终端实时观看直播,取得较好的示范效果。

老师在执教过程中,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材处理合理,处处充满了数学思考,表现出黄勃老师有较扎实的教学功底与自信的教学风度,是一节突显概念的生成过程,重视数学核心素养落实的好课。

我觉得这节课有几个主要亮点与老师们分享:

一、教学设计结构合理

虽然方程这个概念在这一章中是第一次给出的定义,但是学生们在小学中已经见过了简单的方程了,所以在了解方程这一环节黄老师通过复习旧知来唤起学生的回忆,在辨析中强化认识方程的根本特征,为认识新知也就是怎样在已了解的方程中归纳出属于一元一次方程做出铺垫。将认知的活动引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重建。

002.jpg

二、技术应用贴切有效

引例的行程问题在师生的充分互动中,学生们已经初步认识从算式到方程使我们有了更有力、更方便的数学工具,但由于小学时学生的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已经训练得有套路了,所以,为了让学生们对方程方法的优越性有更真切的体会,黄老师利用微课让的丢番图的例子在计算出现更多更复杂的量时,通过列方程来完成更直接,优越性更凸显。

003.jpg

三、概念教学流程清晰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的形成是这一节的重点,黄老师通过三个实际问题的实例,抽象出方程模型,让学生自主观察、尝试归纳概括出三个方程在结构的共同特点,尤其是等号两边都是整式这一特征比较难归纳,老师借助表格,助力他们理解,整个设计完成了概念教学从问题情境到共性分析与归纳,再到本质特征抽象,以及规范下定义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提升了数学的抽象素养,也为以后其他类型的方程的学习积累了基本活动经验。

004.jpg

四、巧于化解难点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寻找相等关系是难点,黄老师引导学生在解读时借助动画直观、形象分析出题目中提供的已知量和未知量,然后通过代数式来表达相关数量并建立相等关系,在这探究过程中,黄老师通过例题中的三个例子由易到难逐步推进,在师生充分互动中渗透着方程思想,从而体会到虽然三个问题涉及到的量逐步的多,难度越来越复杂,但是只要正确找到相等关系就可列出方程。

五、精心设计问题提高思想品质

在巩固新知中,精心设计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了让学生加深对一元一次方程三个特征的理解,黄老师设计了辨析题,在学生的解答中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还让学生举出自己认为是一元一次方程的例子,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还通过拓展的题目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

老师这节课是一节比较成功的概念课,但还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在学科与信息技术融合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与缺陷;在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的机会还须进一步精心设计,使学生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上能有进一步的提升。

006.jpg

上一篇:通 知 下一篇: 参加省“互联网+优课”教学展示活动有感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