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高二历史期末试卷质量分析(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 jys
- 2019-09-23 17:29
- 阅读 1090
潮州市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末市统考
历史科质量分析
金山中学 王锡澍
市教研室 刘少平
一、命题的意图和思路:
本次考试试卷采用市统一命题试卷,题型、结构与高考保持一致。结合全国卷重深度,不追求覆盖面的特点,试题不刻意追求知识的全面覆盖,而是注重考查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尤其注意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历史认识能力,与近两年高考命题方向保持一致。
从难度与能力上考虑,高二期末统考,正值学生高二面临升上高三的时段,因此在题目命制中,更多是考虑学生对高考试题的过渡与适应,对学生获取信息,综合分析,比较分析,史料分析,史论结合等方面能力的考查,在试题的难度与能力要求上虽尽量靠近高考,但要求有所降低。希望通过试题引导教师和学生重视历史学科的学科能力与学科素养的培养,为高三的备考做好充分准备。
二、试题与考试基本情况:
从知识考查看,试卷主要侧重基础知识、知识的基本理解与对史学基本认识的考查。学生只要对主干知识的基本记忆和基本理解掌握好,在本次考试中即能取得较高的分数,这也较符合期末考试的阶段考查任务。
从试卷难度和区分度看,本次考试难度适中,市区8所学校平均分46.2分,全市平均分为41.7分,与近两年的全国高考卷的全省平均分相比,难度较适中。从区分度看,试卷从选择题到主观题,区分度均较高。
表1:试卷难度区分度统计表(数据只依据金中学生考试成绩计算,因此统计结果只能作为参考。)
题号 | 难度 | 区分度 | 题号 | 难度 | 区分度 |
第24题 | 0.57 | 0.49 | 第33题 | 0.99 | 0.03 |
第25题 | 0.75 | 0.39 | 第34题 | 0.79 | 0.32 |
第26题 | 0.33 | 0.39 | 第35题 | 0.92 | 0.15 |
第27题 | 0.77 | 0.41 | 第41题 | 0.70 | 0.42 |
第28题 | 0.87 | 0.17 | 第42题 | 0.66 | 0.67 |
第29题 | 0.31 | 0.18 | 第45题 | 0.59 | 0.43 |
第30题 | 0.80 | 0.42 | 卷Ⅰ | 0.71 | 0.30 |
第31题 | 0.87 | 0.43 | 卷Ⅱ | 0.66 | 0.48 |
第32题 | 0.52 | 0.25 | 全卷 | 0.68 | 0.39 |
表2:各校平均分统计表
单位 | 平均分 | 单位 | 平均分 | 单位 | 平均分 |
金山中学 | 68.29 | 潮安侨中 | 56.51 | 饶平一中 | 38.63 |
高级中学 | 64.10 | 松昌中学 | 47.60 | 饶平二中 | 66.78 |
绵德中学 | 47.34 | 彩塘中学 | 31.17 | 饶平四中 | 38.20 |
南春中学 | 45.70 | 龙溪中学 | 34.80 | 饶平五中 | 37.00 |
意溪中学 | 29.30 | 龙湖中学 | 22.70 | 饶平侨中 | 52.21 |
磷溪中学 | 31.40 | 东凤中学 | 26.90 | 钱东中学 | 40.60 |
铁铺中学 | 28.11 | 归湖中学 | 36.30 | 凤洲中学 | 37.65 |
瓷都中学 | 38.11 | 凤凰中学 | 31.60 | 家炳中学 | 36.48 |
古巷中学 | 28.70 | 汫洲中学 | 31.90 | ||
金石中学 | 29.77 | 柘林中学 | 37.78 | ||
市区合计 | 46.21 | 宝山中学 | 44.80 | 海山中学 | 32.30 |
潮安合计 | 37.58 | 凤塘中学 | 27.40 | ||
饶平合计 | 42.71 | 庵埠中学 | 39.66 | ||
全市合计 | 41.68 | 锡祺中学 | 33.22 |
三、存在问题:
1、客观题:
本次考试中客观题失分较严重的四道题目是第24、26、29、32题。第24题本身难度不高,学生失分的原因主要是生搬硬套课本的知识理解,缺乏自己的独立思考判断。在下阶段的教学中,落实学生史论结合的思维习惯,依据材料现象得出合理合适的结论,提高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是提高选择题得分的关键。第26题反映出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还很不到位,教学时间即使在有限的情况下,对高考的必考点、高频考点也要讲深讲透。第29题学生失分的原因是没有全面把握材料意思,很多学生选A,但A项的表述并不符合陈独秀的思想主张,这说明学生的基础知识还挺不牢固。第32题普遍选A,反映出很多学生的时空特征、时空思维还很薄弱。
2、主观题:
本次考试3道主观题均是按高考的要求命制。考查的题型和能力要求与高考相似,只是难度有所降低。从考查的结果看,主观题学生的得分较低,反映了主观题学生提高的空间仍然很大。学生把握材料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的能力、比较分析的能力、史论结合结合的能力均较低。
三、下阶段教学建议:
1、鼓励学生学习历史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策略方面:加快教学进度,提高训练题量。第一阶段,多讲少练,目的是拉快进度,落实基础,为学生的训练打下基础;第二阶段,少讲多练,目的是通过大量训练,使学生能较为全面接触高考的各种题型,熟练掌握各种能力,教师的讲主要是题型和能力的解题方法。第三阶段,多讲多练,学生以套题大量训练,教师通过学生训练的问题进行精讲,对知识与能力查漏补缺,解决知识缺漏。
2、知识落实方面: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通过课堂复习,课后练习和讲评强调让学生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基础知识的落实关键有二,一是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忆与再现,二是历史现象的精准理解。
3、能力培养方面:重视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特别是历史概念的把握、时空观念的养成、历史信息的获取、史料实证能力的培养。
4、题目训练方面:保持客观题的大量训练,同时注意逐渐加大训练难度。主观题突出一类题型、两种思维和三个能力。一个题型是开放式题目的训练;两种思维:一是比较思维,如特点、特征、相同、不同等等,思维分析的是历史对象本身,主要是提炼概括基本无须延伸。二是综合分析,如背景、影响、意义、评价等等,思维分析的是与历史对象相关的因素,需要适当的延伸,可借助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思维结构进行多角度分析。三个能力:一是材料信息的全面获取;二是材料信息的概括;三是通过史实进行史料实证。
2019年7月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