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高三地理期末试卷质量分析(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 jys
- 2020-01-20 17:45
- 阅读 1327
2019-2020年第一学期高三级地理科期末统测质量分析
市地理科高考备考中心组
一、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试卷命题参考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注重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结合我市学生的实际情况,参考一轮复习的教学进度进行命题,试题难度适中,能较好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引导下一阶段的教学有较大的意义。
试卷选择题部分总共为四个题组,均以区域为背景,设置真实的问题情境。其中第一、第三题组为人文地理试题,主要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及第四题组为自然地理试题,均以流域为背景,主要考察学生的读图表获取有效信息并调用地理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综合题部分主要考核学生能否结合图、文材料快速、准确获取相关地理信息,对地理现象的成因、发展过程、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等进行分析,并能够科学运用文字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集中评卷的九所学校数据样本分析
地理学科学校学科试题平均分分析表 | |||||||||||
题目 | 满分值 | 市平均分 | 金山中学 | 高级中学 | 绵德中学 | 南春中学 | 瓷都中学 | 潮州侨中 | 松昌中学 | 饶平二中 | 饶平侨中 |
1 | 4 | 3.1962 | 3.8361 | 3.457 | 2.6477 | 3.0846 | 3.0769 | 3.5043 | 2.9208 | 3.759 | 2.8593 |
2 | 4 | 1.8264 | 2.623 | 2.19 | 1.7224 | 1.4129 | 1.7751 | 1.8974 | 1.7713 | 1.6867 | 1.3384 |
3 | 4 | 2.6434 | 3.0492 | 2.9502 | 2.4626 | 2.2687 | 2.6272 | 2.8205 | 2.8152 | 2.747 | 2.0532 |
4 | 4 | 2.7811 | 3.4426 | 2.8597 | 2.5196 | 2.5075 | 2.5562 | 3.0256 | 2.7214 | 3.0843 | 2.403 |
5 | 4 | 1.466 | 2.2459 | 1.6109 | 1.1246 | 1.4726 | 1.2308 | 1.4872 | 1.4194 | 1.7831 | 0.9734 |
6 | 4 | 1.9038 | 2.623 | 2.0995 | 1.5516 | 1.7711 | 1.5858 | 2.2735 | 1.8534 | 1.8313 | 1.5361 |
7 | 4 | 2.2302 | 2.7869 | 2.1357 | 1.6797 | 2.209 | 2.4379 | 2.188 | 2.1935 | 2.506 | 2.1749 |
8 | 4 | 3.817 | 3.9016 | 3.9095 | 3.8434 | 3.6219 | 3.716 | 3.8803 | 3.8358 | 3.8795 | 3.7262 |
9 | 4 | 2.1264 | 2.3443 | 2.2262 | 2.0925 | 2.1891 | 2.3195 | 2.5299 | 1.7595 | 1.9518 | 1.9316 |
10 | 4 | 2.3906 | 2.5246 | 2.3891 | 2.363 | 2.6866 | 2.2249 | 2.5128 | 2.3109 | 2.6747 | 1.9924 |
11 | 4 | 2.7868 | 3.6557 | 3.276 | 2.1779 | 2.5672 | 2.4852 | 3.4188 | 2.3695 | 3.2048 | 2.2966 |
地理36(1) | 6 | 3.2542 | 3.8893 | 3.7466 | 3.2811 | 2.6866 | 2.2485 | 4.4188 | 2.7126 | 3.3434 | 2.9125 |
地理36(2) | 6 | 0.5222 | 0.7582 | 0.8597 | 0.3025 | 0.1791 | 0.3491 | 0.6709 | 0.4604 | 1.0422 | 0.2471 |
地理36(3) | 4 | 1.5934 | 2.1352 | 2 | 1.2811 | 0.9154 | 1.0888 | 1.9701 | 1.4106 | 1.9518 | 1.6008 |
地理36(4) | 6 | 3.8481 | 4.6721 | 5.0407 | 2.9324 | 2.7164 | 1.6568 | 5.3419 | 4.4164 | 4.0843 | 3.1179 |
地理37(1) | 6 | 2.5887 | 3.209 | 3.181 | 1.5445 | 2.8408 | 1.7337 | 3.9017 | 2.1437 | 3.1386 | 2.0494 |
地理37(2) | 6 | 5.0807 | 5.6557 | 5.5566 | 4.4555 | 4.6567 | 4.8462 | 5.812 | 4.9736 | 5.3012 | 4.6388 |
地理37(3) | 6 | 3.1571 | 3.5082 | 3.2398 | 2.9466 | 2.7313 | 3.071 | 3.594 | 3.1789 | 3.2651 | 2.8821 |
地理37(4) | 6 | 2.5368 | 3.0574 | 2.9638 | 2.0107 | 2.1393 | 2.0651 | 3.2607 | 2.2669 | 2.9277 | 2.3232 |
地理43 | 10 | 5.6526 | 6.1023 | 5.9363 | 4.8672 | 5.6136 | 5.1711 | 5.9842 | 5.5556 | 6.0696 | 5.5731 |
地理44 | 10 | 3.8765 | 4.5172 | 4.2353 | 3.4 | 4.04 | 3.6237 | 4.2045 | 3.6875 | 4 | 3.9457 |
客观题 | 44 | 27.1679 | 33.0328 | 29.1041 | 24.1851 | 25.791 | 26.0355 | 29.5385 | 25.9707 | 29.1084 | 23.2852 |
主观题 | 56 | 27.8877 | 32.7992 | 32.3937 | 23.4911 | 24.2836 | 21.3787 | 34.6197 | 26.6804 | 31.0241 | 24.7757 |
全卷 | 100 | 55.0557 | 65.832 | 61.4977 | 47.6762 | 50.0746 | 47.4142 | 64.1581 | 52.651 | 60.1325 | 48.0608 |
从九校学生的得分情况看,第2题的产业判断及第5题的位置特征判断得分情况较差,综合题36题第(2)小题,得分情况最差,满分6分的题目,九校平均得分仅为0.5分左右,说明学生对地理过程的分析表达能力较差。36题第(3)题则主要在于学生对生态问题的理解,答题过程中缺少分析过程而导致总体得分率较低。37题第(1)题要求学生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进行分析,进而得出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学生缺乏区域地理背景分析,导致答非所问。选做题中的44题整体难度较大。
2.学生答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评卷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各小题的答题过程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问题,统计如下:
36第(1)题
审题不清。错误地分析成为区位条件或生长环境。例:①位于丘陵地带有一定坡度,排出多余积水。②生在在丘陵地带,气温高,太阳辐射多,降水丰富。
主语不清。例:不喜涝,要有较好的排水性。
表述口语化,或表述不当。例:①不喜欢土壤湿度过高;②喜阳光;③喜欢光照和热量;怕涝(不喜涝)
36第(2)题
学生审题不清,审题着重考察“沙漠”的形成过程,叙述答成原因,写不出地貌形成地质过程;
定位不准,G处沙漠为非地带性沙漠,大多数学生误认为地带性沙漠,从气候干旱角度找答案;
表达不规范,口语化严重。如“搬运作用”写为“吹”,“堆积作用”写为“落下”等;
条理性差,许多学生答题缺乏分点(不见序号或分号隔开答题)
36第(3)题
出现较多的错误答案:土地荒漠化、盐碱化(台湾属于湿润地区);水污染严重(不是生态问题);没有分析原因,直接写结论“水土流失严重”;不明白“生态问题”的含义,回答成“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
36第(4)题
表达不完整,如仅写出“扩大市场”;审题不准确,多从生态角度分析;受第(1)(2)(3)小题影响,多答出“控制种植规模”、“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等答案;审题错误,误答为评价槟榔产业的发展区位或对区域的影响等;对观点理解不透彻,如“对槟榔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一点中常拆分为两点来答,或答出逻辑关系混乱的答案,如“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槟榔加工(种植)技术”;错别字多,如“链”字多错写成“键”,“延”字错写为“沿”等;未能使用地理专业术语进行答题或使用政治语言答题。
37第(1)题
① 审题不清,把“需克服的困难”写成“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如“破坏栖息地”、“造成水污染”等;
② 空间定位、气候判别不准确,写成“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台风天气”,以为是高原,有冻土。
③ 答成“地形崎岖”,“线路太长”等;
④ 从自然角度答成社会经济角度,如“基础设施落后”、“人口少”等;
⑤ 错别字“炎热”写成“严热”;
⑥ 因果逻辑混乱,术语用错,表达不当,如“蚊虫滋扰”写成“病虫害”;
⑦ 写成钢铁厂的影响
37第(2)题
优点:大部分考生能准确审题并答出对“对当地的积极影响”;语言表达较准确,说明读产业投资意义这一知识点,掌握较好。缺点:个别考生地理语言表述缺乏专业性,一些带政治学科语言;缺乏主要观点,东拉西扯,逻辑混乱。
37第(3)题
分不清塞拉利昂、苏里多、佩佩尔的关系,国家,城市分不清;城市等级没看清;没有表明态度;表达的态度和理由相反,表达角度单一,表达主体混淆;表述没有因果关系,口头话语句过多,不够精炼,缺乏专业术语;没有对主体城市的具体对比;答题条理性差,答点不到位,不完整。
37第(4)题
从考生的答卷实际情况看:大部分考生能答,但得满分的很少,不足10人。可喜的是多数同学能从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塑造品牌、开拓市场等角度分析,只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导致得分不高。主要问题如下:
①审题不清,错答成对我国钢铁工业的影响,没有回答对市场竞争的作用;
②因果搭配不当,如降低生产成本和提升产品质量是两个点,但很多同学把它们写在一点里;
③未规范使用地理术语、分析表达能力不高,多数直接抄写材料中的语言,或者用政治术语答题,比如写利于中国走出去;还有好多考生答了很多,太口语化,难得分;
④部分学生书写潦草,字迹难辩,导致失分;
⑤个别考生保持整洁,空白不答。
选做题部分:
43.(10分)【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学生不能有效提炼材料关键信息,忽略休闲农业以服务“城市人口”为目标这一要点,对于我国休闲农业接待人数增多的原因分析泛泛而谈,更多的分析侧重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城乡交通的建设,对于城市居民收入增加,闲暇时间增多几乎没有提及。针对“休闲农业发展对我国乡村发展的积极影响”这一问题,学生作答情况较好,失分主要是由于回答得不够全面到位,以及未从乡村发展的角度分析积极影响。
44.(10分)【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学生作答的条理性较差,把草原围栏对“草原野生动物”和“草场资源”两个方面造成的危害混为一谈。思维较为局限,对于围栏影响植物传播,以及建设施工对草地产生破坏,极少考生能表达出来。
三、下一阶段备考建议:
1.建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落实地理学科核心概念,加强地理学科专业术语的记忆、表达、理解训练。
2.以区域+主题的方式设计试题,鼓励教师进行试题创作,以不同区域为背景,加强区域环境的分析,利用典型区域强化对地理原理的应用和分析。
3.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地理课堂教学时,多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特别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4.要进一步规范读题读图的步骤,提高学生解读和获取地理图文材料信息的能力。
5.要提高学生地理学科语言表达能力。抓好学生的书写规范性和准确性,尽量减少错别字;抓好学生注重语言表达的逻辑性,特别是地理过程分析,要注重思维的综合性、全面性;对于学生出现的典型错误要进行面批面改。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