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成为语文教学的常态
- jys
- 2020-02-11 14:52
- 阅读 1418
让阅读成为语文教学的常态
——潮州市高学历青年教师《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交流研讨活动
整本书阅读教学是本轮课改的一个重点,将成为未来语文课堂教学的一项常态化的基本任务。为探索一条切合全市高中实际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路径,促进教师深入探讨“整本书阅读”的范式及策略,提升课外阅读的指导能力和水平,市教研室高中语文学科于1月19日举行了“高学历青年教师《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交流研讨活动”。来自市直和各县区学校的11位研究生学历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围绕“《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这一主题展开。首先是市教研员丁楚洁老师对”整本书阅读活动”做整体指导,她指出:《乡土中国》描绘的是解放前的中国社会样貌,教师应发挥引导作用,架起现代社会和传统文化之间的桥梁;要根据学情提供助读的资料,填补学生在阅读上的知识盲区;不能设置过多的任务让学生畏难,要创设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顺利阅读。会上还布置了《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各阶段的实践工作。对于高学历青年教师,丁老师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扎根学校,借助同校教师的科研力量,在校内积极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以点带面,探讨“整本书阅读”的范式及策略,做全市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先行者与示范者。丁老师用“道可顿悟,业须渐修”勉励在座的各位青年教师,潜心教学科研,不断地磨炼和完善自身的教学素养。
接下来是来自市直和县区六所学校的青年教师展示“《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活动设计。金山中学陈一榆老师介绍了她的新书《藏在汉字里的故事》及写作历程。并展示了她与温欣老师开展“《世说新语》整本书阅读”的成果,分享了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如任务驱动、整合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阅读、关注学生的阅读状态等,他们决心以此为起点来开展《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温欣老师认为当前教师应在学养上有更多的积累,多方面涉猎中国学者探讨近现代社会的相关著作,从而对《乡土中国》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并对具体的操作流程和方法指导做了介绍说明。
饶平二中的林小妹老师以“纲举目张,学以致用”为主题,以思维导图串联教学全程,设计了“预期阅读设计”、“作品略读”、“作品精读”、“阅读总结”四个环节,辅之以多种课外材料,让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真正看懂中国社会、理解中国人的复杂思维模式。
高级中学的方文妮老师介绍了她所主办的溪鳗读书分享会相关活动概况。主打公益性的读书分享会至今已举办了三季,吸引了来自全市多所学校的中学生。接着方老师与同校的苏晓丹老师展示了以“五步阅读法”为核心、以“闯关打卡”、“概念卡片”为特色的“整本书阅读”活动设计。
洪楚钿老师作为绵德中学的代表发言:立足本校学情,提出主题为“识乡土,知中国;析概念,承文思”的活动设想。她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议论文接触不多,如遇到较为深奥的文本容易出现畏难心理。因此,应该将专业性强的文本进行章节划分,以任务驱动的模式使学生明晰书中所提出的概念,同时结合具体的乡土调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南春中学的黄秀芝老师抓住《乡土中国》中最具代表性的章节《差序格局》以小见大做具体指导,厘清作者的论证思路,用批注阅读的方法在读书过程中时时做笔记,深刻理解章节的核心概念,让“差序格局”这一概念在现代依旧发挥重要作用。
意溪中学的龙琼老师以语言传播视野下的“文字下乡”为主题,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当前语言生活的状况,培养学生多角度阅读和思考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语言传播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对文字下乡及语言普及有自己的思考。
展示活动结束后,丁楚洁老师对各校的阅读活动设计做了点评与总结,希望各位青年老师在教学中勇于尝试,大胆创新,让阅读在学生的成长中真正发挥作用。老师们认为这次的活动探讨收获丰富,在相互的交流与借鉴当中得到启发,对于“整本书阅读”教学有了更深的体悟,为新一年活动的开展做好知识和技能上的准备。
(金山中学温欣老师供稿)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