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优秀教学设计三篇(之二)
- jys
- 2020-03-18 10:19
- 阅读 2285
道德与法治优秀教学设计三篇(之二)
部编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一课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第一课时 法律是什么
潮安区东凤镇仙桥小学 郑兰君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法律的了解还非常少,很多学生认为法律是大人的事情,跟自己没有关系;而且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对法律功能和作用的认知比较狭窄,认为法律是比较威严的,认为法律只规定做了错事会被警察抓住进而受到制裁,因此,需要老师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让他们对法律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课时《法律是什么》,通过插图和典型事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自己受法律保护的同时,也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认识到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知道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身权、财产权等权利,同时法律也规定了我们的义务。
3、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我们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4、认识到纪律、道德和法律的相同点以及不同点,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成员都要遵守法律。
教学重点:认识到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法律,我们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教学难点:认识到纪律、道德和法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明白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成员都要遵守。
预习要求:课前与爸爸妈妈交流交流,了解生活中哪些地方涉及哪些法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中国式过马路》短动画,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中国式过马路有什么危害?这是一种违法行为吗?有什么办法可以来有约束人们的行为呢?
预设1:中国式过马路会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危害人的生命安全。
预设2:闯红灯是一种违法的行为,我们应该遵守交通规则。
预设3:我们要通过法律来制约一些违法行为的发生。
学生简单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引出本课题:是的,中国式过马路会给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这种做法违反了我们的法律。那法律到底是什么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法律是什么。
设计意图:过马路是一件与学生生活贴切的事情,由此情境导入,可调动学生对此课题学习的兴趣,通过学生谈论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总结,自然而然地引出本课题——《法律是什么》。
二、新课讲授
法律在我们身边
同学们,你们知道法律是什么吗?关于法律你们知道些什么?学生说一说自己课前了解到的关于法律的知识。
小结:看来通过预习,大家对法律的知识了解的还真不少,法律在生活中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大家来看一看,下面的这些事情都与法律有关吗?
教师出示课本第2页的两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图片上的内容,想一想这些活动和法律有哪些关系?
学生乘坐大巴去秋游 爸爸妈妈带孩子到医院看病
预设1:学生乘坐大巴去秋游,会关系到安全问题,要购买保险,不能超载。
预设2:爸爸妈妈带孩子到医院看病,就会涉及到医生与病人的关系,医院会不会乱收费。
分析:图一:乘车出行要遵守交通规则;乘车时购买保险以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又涉及到《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图二:爸爸妈妈带孩子到医院看病,体现了《婚姻法》中规定的抚养义务。医生和病人在法律上属于医疗服务合同关系。
问题:除了课本上的这两个活动与法律有关之外,还有哪些活动也与法律有关呢?
预设1:同学们到学校上学。
预设2:人们到超市购物。
预设3:人们到饭店吃饭。
小结:是的,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活动都会受法律的约束,也会受法律的保护。
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
在法律的规定、保护之下,我们都享有哪些权利呢?出示课本第3页上面两幅插图,学生看一看这些图片,了解法律规定我们享有哪些权利。
我有财产权 我有受教育权
分析:图一:小红在生日当天收到一部相机,她有属于自己的相机,这就是她的财产,拥有财产权。图二:我们在学校里接受教育,学会了许多知识,这就是我们的受教育权。
问题: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有哪些权利呢?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预设1:在家庭中有财产权、受教育权、隐私权
预设2:在学校中有受教育权、人格尊严权
预设3:在社会中有姓名权、肖像权、出版自由权
小结:在法律的规定之下,我们享有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隐私权等等各种权利。在法律的保护之下,我们就可以学习知识,快乐成长。
法律规定我们的义务
其实,法律不但保护了我们的权利,让我们学习知识,快乐成长,同时,法律也规定了我们的义务,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必须要遵守哪些法律法规。
出示课本第3页的下面两幅插图,学生看一看,说一说这两幅图上有什么内容?规定我们要履行哪些义务?
遵守交通法规 保护野生动物
分析:图一:我们在上学放学过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红灯停、绿灯走、黄灯亮了等一等;图二:当我们去郊游,看到野生动物,不能伤害它们,要保护它们。
问题:法律规定我们除了要遵守交通法规、保护野生动物之外,还规定了我们要履行哪些义务?
预设1:我们要接受教育
预设2:我们要爱护公共财产
预设3:我们要维护国家荣誉
预设4:我们要尊重社会公德
小结: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在公共场所,要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借了别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还要努力学习,为祖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法律、道德、纪律的区别与联系
我们常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 规则即规矩,也就是社会成员都应遵守的行为准则。
问题: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规则之下,除了法律以外,生活中对我们行为有所约束的规矩还有哪些?
预设:道德、学校规章制度
讨论:下列情景属于违反道德、法律和纪律中的哪一项呢?
小伙子,能给老人让个座位吗?
无故迟到、旷课,是违法校规的。
无证驾驶、后悔呀!
预设:违反道德;违反规章制度;违反法律。
问题:你可以从不同的情况判断出是违反道德、法律和纪律中的哪一种。那你认为违反法律和违反学校纪律的后果是一样的吗?法律和道德、纪律有什么不同呢?
讨论: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小组的其他同学也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并且把本小组的意见汇总起来,全班交流。
小结:违反校纪,要受到批评,接受一定的惩戒。而违反法律,要承担一定的民事或刑事责任,轻则罚款,重则判刑。
播放视频,案例启示,让学生更能体会到犯法的后果很严重。
法律与我们学校的纪律是不一样的,同时,法律和我们平常所说的道德也是不一样。
阅读:出示课本第4页的“阅读角”《道德与法律》一段文字,了解道德与法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结:某些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要求。我们不仅要自觉守法,也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明白了法律和纪律、道德都规范者我们的行为,不过法律和纪律、道德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三、课堂练习
请大家辨析一下,下面哪些规定是纪律?哪些规定是道德方面的?哪些规定是法律方面的?并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1)上课要遵守纪律。
(2)在公共汽车上,我们要给老弱病残幼让座。
(3)作为学生,我们要到学校接受9年义务教育。
四、课堂总结
总之一句话,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我们时时刻刻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还要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这样,我们才能做一个合法的社会主义公民。
详细见附件:
教学设计《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潮安区东凤镇仙桥小学郑兰君).docx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