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科教研资源平台 生物

潮州市高二生物期末试卷质量分析(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

  • jys
  • 2021-02-07 09:14
  • 阅读 1455
分享到:

 

潮州市2020-2021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高二级生物科质量分析报告

 

黄仰奕 谢冬娇 刘沛榕

2021年1月28日我市教育局组织高二学生进行生物科综合质量检测。通过对部分学校提供的成绩反馈信息与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现将质量检测情况报告如下。

一、命题原则

命题根据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考查学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和识图、绘图、分析、实验等技能的掌握情况, 以必修三的知识为重点,强调了代谢与调节、遗传与进化、生物与环境的主干知识。试题素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以真实问题情境组织命题,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当体现综合”,即体现必修三个模块各章节之间的综合。这样能了解我市学生知识水平的真实情况和教师教学上的缺漏与偏颇,从而有利于改进教学。

二、试题分析

(一)试卷结构

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份,满分100分。选择题共16小题,40分,均为单项选择题,其中1-12题考查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13-16题考查较综合,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材料分析能力要求较高,每小题4分;非选择题共5道题,60分,试题以必修三为主,涵盖必修一、必修二重点知识点的考查,基础知识、理解水平的试题比例较大,应用水平的试题比例较少。试卷在注重考查生物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加重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从全卷来看,仅仅考查一个知识点的试题比较少见,大多涉及到同一知识块中的若干知识点或几个知识块中的若干知识点。注重了学生能力的考查,要求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时,要注意前后内容的融会贯通,学会组合多个知识点来回答问题的迁移、重组。

(二)试卷内容

遵循新课标和参考《考纲》的要求。考查知识的内容包括《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三本书的内容。内容比例重点考查了必修三,必修三分值62分,占全卷总分的62%。

1、考查的生物学知识及在试卷中的分布情况见附表

模块

题号

考查知识点

所属模块

分值

选择

1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必修1

2

2

细胞的结构与细胞产物

必修1

2

3

细胞的生命历程

必修1

2

4

遗传学在育种方面的应用

必修2

2

5

遗传病的相关计算

必修2

2

6

基因的复制与表达

必修2

2

7

遗传方式的判断

必修2

2

8

内环境的物质交换

必修3

2

9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必修3

2

10

植物激素的作用

必修3

2

11

生态学研究的方法

必修3

2

12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必修3

2

13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离子的运输方式和兴奋的传导

必修1,2,3

4

14

种间关系

必修3

4

15

下丘脑的功能

必修3

4

16

自身免疫病

必修3

4

填空

 

17

光合与呼吸

必修1

10

18

遗传

必修2

12

19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必修3

12

20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必修3

12

21

植物激素调节及实验

必修3

14

 2、试题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面向全体学生。本试卷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面向全体学生,试卷中基础题比例约占一半。

 2)突出学科知识重点的考查,培养学生生物学科素养。高二生物必修3中,动物和人体生命的调节、植物的激素调节等是高中生物必修知识的重点,突出重点可以更有效地形成学科知识结构,培养学科基本素养,本试卷基本围绕这些重点知识展开,在覆盖绝大部分知识点的基础上,强化了学科重点知识。

3)增加综合性、探索性、开放性问题的比重,体现新课程理念。试卷克服了传统试卷只关注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不足,在关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增加了探索性、开放性问题的比重,使学生提前感知高考。

4)加强实验考查。实验是高中生物的必考内容,实验情境更是高中生物试题最常见的呈现形式。本试卷中,第21题是实验题,共12分,占全卷的12%。此外,还有不少题目是以实验的情境呈现出来的。这对课堂教学、训练和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都有明确的导向作用。

三、考试情况分析

(一)考情分析

以南春中学的抽样数据分析为例。

题 号

平均分

失分的主要原因

选择题 (40分)

20.2

审题不清,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17(10分)

3.4

对光合作用的场所不清晰,不懂如何描述和表示光合速率,光合作用相关曲线的分析不到位。

18(12分)

3.2

遗传规律分析不到位,文字总结能力弱

19(12分)

6

识图能力较差,文字描述不够准确

20(12分)

4.7

对基本概念不理解,基础知识不扎实,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不熟练

21(14分)

4.7

1、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生物专业术语使用不规范。

2、图文信息转换能力弱,综合分析能力不足,对实验设计类题目缺乏系统训练。

平均分

选择题

20.2

非选择题

22

全卷

42.2

(二)存在问题

1、基础知识薄弱,表达不够规范

通过分析试题答卷表明:因答题不规范造成失分现象非常普遍。主要表现在以下儿个方面:

1)生物学用语掌握较差

2)书写生物表达式不规范

3)基本概念模糊

4)语言叙述能力差

2、科学探究能力有待提高

1)提高探究能力

2)获取信息能力

3)识图分析能力

4)表达和交流能力  

3、知识遗忘严重。18题是必修二内容,从考试结果看,18题的得分率只有26.7%,考查必修一的17题也较低,只有34%。这提醒我们在教学中要适当联系前面知识,在训练上也要适当兼顾前面知识,努力防止知识的遗忘。

四、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吃透教材和课标

必修三中要求的内容:生物个体的稳态、生物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稳定。这3大块知识,要照顾到整体,不随意的弃,也不凭空增加内容加大难度。三大知识块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最后都会达到平衡状态并加以维持,因此,既要微观地理解掌握知识,更要宏观地把握教材体系和总体特点,才能更好地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2、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引导教学

(1)加强概念、名词的理解和运用。生物学中概念、名词、术语很多,这些都是学科中最为基本的知识,学生只有透彻地理解掌握了概念、名词和术语,才能有更深一层的学习。

(2)以能力立意替代知识立意,强调科学的认知方法。突出学科内多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3)训练上力求用信息转换的方式来考查学生真实能力。突出考查学科主干知识,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加重考查实验能力。

(4)注重知识联系实际。在教学中要多拓展知识与生活、生产的联系,注重对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学中要在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落实,使学生能感受到生物学的实用性。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把学生知道的、关心的问题引进课堂,让新问题、新材料、新情景驱动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增强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作为现代公民应具备的科学素养。

3、在教学和训练中多联系前面已学过的知识,加强知识的联系和融会,减少知识的遗忘。


上一篇:潮州市高二生物期末试卷质量分析(2020-2021 下一篇: 潮州市初二生物期末试卷质量分析(2020-2021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