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科教研资源平台 政治

潮州市高二政治期末试卷质量分析(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

  • jys
  • 2021-02-07 09:35
  • 阅读 1009
分享到:

2021年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政治科试卷分析

潮州市瓷都中学  王明媚

 

一、试题特点

    虽是高二命题,但仍遵循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命题指导,按照市教研室规定的考试内容范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价值引领,促进五育融合,试卷力求紧贴时代,选取丰富真实材料创设命题情景,加强突出学科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关键能力考查,努力落实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1.努力落实核心素养,贯彻立德树人

试卷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文化、劳动教育、家国情怀、民族精神、理想信念教育、人生价值观、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等考查,落实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等学科素养培养。如13题新时代北斗精神,17题分析习总书记的潮州考察讲话精神对继续建设好潮州的现实意义,18题伟大抗疫精神和抗疫英雄事迹给新时代青年担当使命的启示,19题民法典的创新与普法的考查。

2.努力体现时代特点,突显地方特色

试卷命题努力选取时政性强的材料,体现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如3题六稳六保就业,5题和7题涉及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 “十四五”规划、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8题的香港国安法,9题上海合作组织理事会上习主席提出的构建“四个共同体”,10题全球抗疫中国贡献、中国力量等为依托,展示了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大国外交与担当,也突出了时代性、引领性和方向性的学科特征。

在命制试题中注重挖掘有典型性的本省本市的本土素材作为情境载体,引导考生既关注地方发展成就,如1题深圳数字货币试点,4题深圳特区外贸成绩,17题习总书记的潮州考察讲话精神,20题潮州市韩江两岸四堤综合整治等题突显广东、潮州地方特色

3.努力考虑学生实际,体现年级特点

试卷命题中,考虑到考试对象是高二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素养远远比不上高三,高一所学内容基本没有时间系统复习,所以命题时,情景努力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如2题疫情影响之下,消费者“云逛街云购物”,11题今年国庆中秋档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

在遵照市教研室命题要求下,将试卷命题与高三模拟题命题做了适当区分,有所调整,努力使命题更适合高二年级学生学习实际,突出高二级这一学年必修三和必修四学习内容,能够较好的反映出学生本学期学习效果。

二、试题考查内容、难度及命题意向

1.考查内容。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市教研室要求范围及比例:

必修1(选择题15%)、必修2(选择题15%)、必修3(选择题12%、主观题40%)、必修4(1-5课)(选择题6%、主观题12%)

本次期末考试完全按照市教研室要求范围及比例命题。其中必修1(选择题5*3=15分 )、必修2(选择题5*3=15分)、必修3(4*3=12分、主观题40%)、必修4(2*3=6分,主观题12%)。

总体来讲,客观题和主观题比例48:52,按照高考比分和题量出题,主观题设问分为大、小切口,考试内容符合市教研室命题要求。

2.考查形式。

1)选择题部分:各模块题型及分值符合新高考要求。主要考查近年高考常见题型如经济曲线图、影响传导题、材料推断、材料表明、批驳类等题型,其中采用组合式选择题共14题,是主要的选择题题型。主要考查了供求关系、贸易和投资、消费与生产、基层民主、外交政策、文化对人的影响、中华民族精神、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等知识点。

2)主观题部分:参照新高考模式设置了17题、18题、19题、20题共4题。但根据市教研室命题要求本次市统考只考必修3和必修4。主要考查了文化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创新、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等知识点。

主观题设问指向性比较明确,选择题考查符合高考命题形式。如哲学主观题设问切入点小,体现了高考命题的方向,借鉴2015广东真题,同时兼顾冷热知识点。比如19题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出发,指出河湖治理必须坚持的方法论原则,并进一步阐述贯彻这一原则的具体要求。看似考查的是“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实则考查“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涉及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关系。

由于高二统考要求主观题只考必修3(主观题40%)、必修4(主观题12%),参照高考这两个模块分值和题型,设置了1问开放型题(4分),具体题型均与高考命题方向一致,具体分值也与近年来全国卷开放题每问4——6分的分值相吻合。

3.考查难度。

本次政治试题难度适中,基础知识约占65%,35%为中高档题。选择题和主观题都比较注重对基础、主干、重点知识的考察,同时又注重能力考查。试题有一定的区分度,总体难度比较适中。不过对于面上中学的学生而言,因试题基本上为原创试题,加上选择材料情景很新,难度就有所增加。

4.考查重点。

主要考查重要基础知识和近年高考高频考点如《政治生活》的基层民主管理、国际社会的考核;《文化生活》文化力量、文化创新、新时代青年担当使命,《生活与哲学》中的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关系。

三、学生考试存在问题

总体来看,答题情况出现两极分化,对基础知识较为扎实的学生而言,得分较高;对缺乏基础知识的学生而言,容易出现答题范围的错误,基本难以得分,面上中学学生尤其艺术生总体成绩较低。

据部分学校反映,学生在答题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基本概念含混不清。

如选择题方面,包含高一必修一和必修二的知识考核,因为课时和教学安排,基本上不可能对高一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复习,学生部分知识点遗忘率较高,导致得分不理想。基本知识与概念掌握不足,选择题不能排除知识错误选项。再如主观题19题12分,平均得分不到3分,从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出发,指出河湖治理必须坚持的方法论原则,并进一步阐述贯彻这一原则的具体要求。看似考查的是“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实则考查“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涉及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关系。哲学主观题对主要哲学知识的掌握不牢固,不能准确写出原理内容,甚至用错知识,学生普遍认为该知识相对“冷门”,在学习时不重视,知识点遗忘率过高,所以答非所问,得分非常不理想。

2.知识掌握不全面,没有很好地弄清楚知识之间的联系。

有不少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比较零散,未能实现由点到线到面,未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影响到主观题答案回答少点、缺要点,造成失分。

3.审题不严谨,导致离题,答非所问。

阅读材料能力差,不能完整理解材料意思;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差,不能从题目材料中提炼出有效、关键的信息。17题是“文化力量”的知识,部分学生审题不明确,主体不清晰,答题时不理解知识点范围,答案五花八门,什么知识点都有,该题失分较多。再20题问“河湖治理必须坚持的方法论原则及其具体要求”,很多学生就不知所措了。

4.题目阅审能力比较弱。

如第3题是一道传导题,学生在做题时未能掌握传导题的做题技巧,未能一环扣一环地前后联系,做题时一遇到阅读量大的题目,就容易抓不住重点18题属于启示类的题型,部分学生用“有利于”或者“体现了”作为联结词,答成意义类或者体现类题目,19(1)题说明类题型,多数学生未能运用文化创新的途径作答,造成失分严重。19(2)有部分学生笼统回答要对学生加强民法典普法教育,但未能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不能得分。

5.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比较弱

捕捉材料信息的能力较差,解题技巧和应试能力有待提高。不少学生答主观题时不能把理论知识和材料有机联系起来,没能很好的运用原理知识来说明和解决材料的问题,只答要点不答材料,或只答材料不答要点,或对材料分析不中肯,表述不正确,出现材料和答案“两张皮”的现象。

6.规范答题意识薄弱。

有部分学生答题规范意识不强,导致了非智力因素导致失分,不分点或分点过多,简单罗列要点,搞大包围,如18题。在如书写不够端整,卷面不整洁,主观题答题缺术语化、要点化、段落化、序号化。

四、教学建议

1.落实基础知识,巩固重点内容,重视知识体系的构建。

教学中要注重教材核心主干基础知识落实,反复强调,让学生理清易混知识点。在夯实基础同时,要求学生对关键知识点要掌握到位,核心知识点适当发散延伸。

2.引导学生关注政治关注社会热点,分析时事要闻,做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在课堂教学中要渗透社会重大时政热点,培养学生对时事的熟悉度和敏感度,提高社会责任感。

3.重视学科素养培养,关注学科关键能力的运用和思维方法的渗透。

4.精选典型试题,提高审题和和知识运用能力

基础不牢,固然是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教学过程必须强化“双基”,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另外思维不活跃、能力不强却是学生不能得高分的关键因素,要重视能力培养,切实提高审题和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1)精选典型试题,适当加强训练力度。教师应利用近年高考真题以及高质量的模拟试题进行限时训练。加强训练力度不意味着大量重复的机械训练,而是要根据高考命题规律、时政热点和学生实际,利用典型试题进行变式训练,在原有设问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提升和拓展,加大思维训练的力度。

(2)加强对学生审题、解题方法的训练和指导。要引导学生探求新高考试题的命题方向和考查规律,领悟答题方法。一方面要注重同类题型的归类、整理和延伸,归纳提升,引导学生把握不同题型的答题基本思路。另一方面,要注意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习惯,结合材料,紧扣设问回答问题,摸索答案生成的过程,切忌把所谓的方法当成万能的公式生搬硬套。

5.要加强答卷规范指导与训练。教学中要对学生书写基本功的训练,引导学生用学科术语规范答题,做到术语化、要点化、段落化、序号化,以增加非智力因素得分。

                                 

 

 2021年2月2日


上一篇:强化核心素养,赋能课堂教学 --记潮州市初 下一篇: 潮州市初三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质量分析(202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