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2021年高中地理学科高考备考情况及2022年备考建议
- jys
- 2021-07-28 10:22
- 阅读 1618
潮州市2021年高中地理学科高考备考情况及2022年备考建议
潮州市教师发展中心 庄楚金
过去的一年,全市高中地理教师充分认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待,积极推进高中地理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攻坚克难,克服了新冠疫情的影响,促进了我市地理学科教育教学不断涌现新亮点、取得新成果。2021年第四届广东省中学地理微课制作交流展示活动中,我市潮安区彩塘中学黄芝洁老师荣获高中组一等奖。全市的高中地理备考,有所创新,有所发展。
一、潮州市2021年高考备考情况
1.加强培训,推进高考综合改革
为全面实施新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高中学科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深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11月3日至5日,高中地理学科在市金山中学举行了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培训活动。活动邀请了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地理和研学旅行教研员施美彬莅潮开设讲座,引导高中地理教师研究高中新课程标准,加强对新高考综合改革的理解,扎实推进普通高中新教材的使用,为教师开展新课程教学与研究指明了方向。
2.更新理念,开阔备考新视角
为学习发达地区经验,提高备考实效性,市教育局组织各级教研员及高中学校教学管理人员、骨干教师赴江苏南通、南京等地学习,考察学习江苏省新高考教学管理和创新教研的做法,进面稳步推动学校备考管理模式与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提升教学管理人员对课程的执行力和教学管理能力。潮州市一批地理骨干教师参加国培、省培项目学习培训,有效提升了地理教师专业化水平,开阔了备考新视角。
3.示范引领,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主动对接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争取省教育研究院加强对我市教研工作的指导。11月中山市名师专家莅潮开展教研帮扶,高中地理学科在潮安区松昌中学举行全市的学科教研活动。通过同课异构、专家讲座、教学研讨等形式开展教研示范引领,促进了我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业务能力。12月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的“2020年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成果推广暨名师送教活动”走进潮州,开展教研示范引领,深圳市地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庄惠芬老师深入饶平送课下乡,教学互动,有效地提高了山区地理教师专业化水平。
4.团队协作,着力打造学科中心组
打造市级地理学科中心组,以市级中心组为引领开展基于教学实践的研究。高中地理学科中心组组建已有多年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引导教学、实施课改、教研攻关、破解难题、引领创新等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市教研室组织每年成立全市“高考学科中心组”,指导各学校教研组制订三年备考计划,重点研究各个年级的教学深度、广度和衔接问题。加强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督查。对全市各普通高中、初中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和指导,有力促进了学校备考工作稳步、有序、高效地开展。
二、2022年潮州市高中地理备考建议
1.研读新高考真题,找准高考备考方向
2022年是广东省新高考综合改革落地实施的第二年。地理科作为四选二的学科,其命题与全国卷有明显的不同,与原来的广东卷也有所区别,在备考中容易迷失方向,特别在学科难度、考题类型、学科思维误入歧途。今年新一届高三级的地理老师均应认真地完成广东新高考卷真题,各校务必组织新上高三的地理老师进行新高考卷试题的讲评并评分,力争做到吃透广东新高考卷。要做到“做”考题、“比”考题、“研”答案。做考题研究的主要视角:一看情景材料;二看题型创新;三看知识广度;四看能力要求;五看命题意图。“比”考题是对比相同考点试题-找规律、找变化;对比不同考卷试题-找特点、找风格。“研”答案是对选出来的试题进行反思与反复研究,认真研究参考答案与试题背景材料和考试要求之间的关系,从中找出命题人构思答案的思路和方法,做到三“看”:看答题的角度、看知识的运用、看语言的表述。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新高考命题原则、命题思路、考查内容及考查形式,用以指导我们的高考备考。
2.因材施教因人定案,强化精细化备考
教学方法有很多,但是别人的并不一定适合自己,高三地理学科教学要突出“精教”,要求各备课组立足校情、学情,找到适合自己学校的教学方法。因人定法,因人定案才是出奇制胜的法宝。对于尖子生而言,地理科复习需要从学科价值、思想、方法的高度重新审视、整合、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并加强在陌生、复杂、真实、不确定的情境中分析、解决结构不良(不按套路)地理问题训练。而对于普通学生而言,更重要的是在夯实基础上,练就一招制敌的本领。在学校管理层面,各校要积极探索分层教学的方法。抓好“三个着力”:力拔尖子生、力推临界生、力帮学困生。突出“三个重点”:一是突出“重点学生”即两线“临界生”的培养帮扶,采取“精准定员、建档追踪、组班教学、学法指导、心理疏导、导师培养”的方式;二是突出“重点领域”的备考,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和学科思维构建,适当增加部分章节的课时和专项训练;三是突出“重点短板”,通过数据比较,找出学科短板或学科考点的短板,不断调整备考策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训练手段。
3.精心谋划分段备考,全面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高三复习“三轮”备考安排
分段情况 | 第一轮复习 | 第二轮复习 | 第三轮复习 |
时间安排 | 8月—1月 | 2月-3月下旬 | 4月-6月 |
内容安排 | 教材内容复习 考点梳理复习 | 专题和微专题复习 重难点突破 | 各种解题能力提升 专题查缺补漏 |
目标要求 | 夯实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构建学科思维 (抓全面、抓基础、抓系统) | 构建知识网络 形成解题能力 (抓重点、抓问题) | 提升综合能力 积极心态迎考 (抓模拟、抓状态) |
第一轮复习要全面、基础、系统复习知识,重在掌握各单元(章节、专题)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初步综合解题能力。注重提高复习课的效率,坚持“学思结合,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切忌“满堂灌”、切忌“简单重复教材”、切忌“复习课变成新授课压缩版”。科学地进行训练。“练”有两种:一种是限时练,在紧张气氛中限定时间完成;另一种是琢磨练,对一些有价值的题反复琢磨、反复训练。两种练题方式要结合用。抓住细节练。解决答题不规范、表达不严谨、条理不清晰、书写不工整等问题,也就是要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问题。第一轮复习中的主要训练方式建议以下几种:以巩固课堂知识为主的课后训练;以落实单元知识为主的单元检测;以查缺补漏巩固提升为主的补偿练习;以串联知识避免遗忘为主的滚动训练;以逐步培养综合能力为主的综合检测。
第二轮复习为专题和微专题复习阶段,可分为专题教学、训练;题型训练、高考题型类题训练,综合解题能力训练。第二轮复习要避免出现以下的现象:基本上是考试,考完就讲,讲完就考,考试题目不选择,讲评试卷对答案;以考代练,以练代教,天天考试。大搞“题海战术”“难题战术”,专题复习变成难题复习,模拟练习变成盲目练习。
第三轮复习为综合模拟训练阶段。可把第三轮复习这一个月的时间分为三个时间段,上旬为第一阶段常规备考阶段,每周模考,回望教材,重温基础;中旬为第二阶段调整状态阶段,仿真训练,新题集粹,错题重温;下旬为第三阶段进入临考阶段,正常作息,仿真考试,真题训练。第三轮复习阶段可对学生解题基本素质进行一次系统、全面的强化,包括在思维方式、审题习惯、表达意识、审视答案等方面进行系统强化。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