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科教研资源平台 语文

示范引领促发展,课题研讨助成长

  • jys
  • 2021-12-27 11:35
  • 阅读 1183
分享到:

示范引领促发展,课题研讨助成长

 

2021年11月30日上午,潮州市《新课程改革机制下的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和实施案例开发》课题组研讨活动在潮州市瓷都中学开展。课题组成员、湘桥区磷溪中学和瓷都中的语文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市教师发展中心高中语文教研员丁楚洁老师上了一节学习任务群4“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的公开课《一词见礼——探析古诗标题中的儒家长幼尊卑文化》。根据课标“教学提示”的要求:积累、梳理要有系统、有计划,要有步骤地、持续地进行;注重发展语感,增强对语言规律地认识,不追求知识点地全面与系统;每一个学习任务群都要为“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提出问题,提供资料,准备必要地条件。而日常教学中的词语积累是侧重于文言文,对古诗词的语言缺乏深入的研读,为此,丁老师设计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探析古诗标题中‘礼’的相关用语”,课前提供中华礼仪的相关文章给学生阅读,课堂通过“品词识礼”和“品词辨礼”两个学习活动,让学生了解古诗标题中的“呈、上、寄、示、酬”等用语,反映了古人在人际交往时的礼仪文化。这节课学习主题新颖,对听课老师的教学思路起到很好的启发作用。

瓷都中学陈锦荧老师展示了一节课题研讨课《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是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劳动光荣”、“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陈老师对本单元三篇通讯和一篇评论作大单元整体设计,并整合第四单元家乡文化调查,从课文实例和生活实例两个方面,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课堂上,学生介绍分享了他们制作的关于“潮州木雕、麦秆画、刺绣”等手工艺人的故事及其“工匠精神”的课件。这节课让学生学习运用简明的语言,介绍比较复杂的事理,丰富了情感体验。

两位老师的精彩授课得到听课老师的充分肯定。在研讨交流会上,湘桥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洪广玲老师认为丁老师的教学设计切入点巧妙,能够把语言和文化相结合,而陈老师的设计有大单元意识,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湘桥区南春中学苏捷老师表示丁老师的课从儒家的“礼”角度切入,富有启发性,又能对应高考,同时也向陈老师提出布置作业要契合新闻评论的建议。金山中学陈煊老师肯定陈老师的设计有大单元和跨单元意识,同时指出对工匠精神的内涵还应有坚守、敬业、创新等丰富的理解。瓷都中学陈少波主任认为丁老师这节课的设计从古诗标题切入,于细微之处见真章。

教研员丁楚洁老师指出在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师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较高的文本理解能力,在实践统编教材教学时,要有大单元整体设计意识,以单元导语、学习提示和学习任务为教学指导,结合师资和学情,力促课标、教材在课堂落地。

891babe33fbba7a303e9fdb9b62592b学习是无止境的。这次的课题研讨活动,让老师们更好地领会“大单元设计”理念,以整合的思想组织单元教学,实现单元教学设计与素养目标的有效对接。

 

上一篇:潮州市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研讨活动在绵德中 下一篇: 聚焦课堂教学,推动“三新”落地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