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高二生物期末试卷质量分析(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
- jys
- 2022-01-25 09:02
- 阅读 1126
潮州市2021-2022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高二级生物科质量分析报告
黄仰奕 谢冬娇 刘沛榕
2022年1月19日我市教育局组织高二学生进行生物科综合质量检测。通过对部分学校提供的成绩反馈信息与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现将质量检测情况报告如下。
一、命题原则
命题根据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考查学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和识图、绘图、分析、实验等技能的掌握情况, 以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两本书的知识为重点,强调了生物体代谢与调节、生物与环境的主干知识。试题素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同时注重联系时事热点,以真实问题情境组织命题,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当体现综合”,即体现两大模块各章节之间的综合。这样能了解我市学生知识水平的真实情况和教师教学上的缺漏与偏颇,从而有利于改进教学。
二、试题分析
(一)试卷结构
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份,满分100分。选择题共16小题,40分,均为单项选择题,其中1-12题考查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13-16题考查较综合,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材料分析能力要求较高,每小题4分;非选择题共5道题,60分,试题重点考察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的重点知识,基础知识、理解水平的试题比例较大,应用水平的试题比例较少。试卷在注重考查生物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加重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从全卷来看,仅仅考查一个知识点的试题比较少见,大多涉及到同一知识块中的若干知识点或几个知识块中的若干知识点。注重了学生能力的考查,要求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时,要注意前后内容的融会贯通,学会组合多个知识点来回答问题的迁移、重组,同时时事热点的考查如新冠病毒、诺贝尔奖辣椒素、新疆棉等又在引导学生要关注时事,关注生命科学的研究进程。
(二)试卷内容
本试卷遵循新课标和参考《考纲》的要求。考查知识的内容包括《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两本书的内容。内容比例重点考查了选择性必修1,其中选择题有一半的分值在考查选择性必修1,大题有36分在考查选择性必修1,分值共56分,占全卷总分的56%。
1、考查的生物学知识及在试卷中的分布情况见下表
模块 | 题号 | 考查知识点 | 所属模块 | 分值 |
选择 | 1 | 内环境的成分 | 选择性必修1 | 2 |
2 | 神经系统的结构基础 | 选择性必修1 | 2 | |
3 | 人脑的高级功能 | 选择性必修1 | 2 | |
4 | 几种动物激素的生理功能与联系 | 选择性必修1 | 2 | |
5 | 人体的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血糖调节 | 选择性必修1 | 2 | |
6 | 免疫系统的组成 | 选择性必修1 | 2 | |
7 | 植物的生理调节 | 选择性必修1 | 2 | |
8 | 水盐平衡调节 | 选择性必修1 | 2 | |
9 | 种群与群落 | 选择性必修2 | 2 | |
10 | 碳循环 | 选择性必修2 | 2 | |
11 |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选择性必修2 | 2 | |
12 |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选择性必修2 | 2 | |
13 | 种群与群落 | 选择性必修2 | 4 | |
14 |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 选择性必修2 | 4 | |
15 |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 选择性必修2 | 4 | |
16 | 神经冲动产生的原理 | 选择性必修1 | 4 | |
填空
| 17 | 吸毒与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免疫调节的关系 | 选择性必修1 | 12 |
18 | 辣椒素与人体生理的调节 | 选择性必修1 | 14 | |
19 | 新冠病毒与免疫调节 | 选择性必修1 | 10 | |
20 |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选择性必修2 | 12 | |
21 | 新疆棉背景下种群与群落、植物激素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等知识的考查 | 选择性必修2 | 12 |
2、试题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面向全体学生。本试卷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面向全体学生,试卷中基础题比例约占一半。
2)突出学科知识重点的考查,培养学生生物学科素养。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1中,动物和人体生命的调节、植物的激素调节以及选择性必修2中的种群与群落,生态系统等知识是高中生物必修知识的重点,突出重点可以更有效地形成学科知识结构,培养学科基本素养,本试卷基本围绕这些重点知识展开,在覆盖绝大部分知识点的基础上,强化了学科重点知识。
3)增加综合性、探索性、开放性问题的比重,体现新课程理念。试卷克服了传统试卷只关注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不足,在关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增加了探索性、开放性问题的比重,使学生提前感知高考。
三、考试情况分析
(一)考情分析(以南春中学的抽样数据进行分析)。
题 号 | 平均分 | 失分的主要原因 |
选择题 (40分) | 24.04 | 审题不清,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
17(12分) | 6.65 | 识图能力有限,不能很好地了解图示含义。 (1)对MNDA的作用回答不完整,运输很多同学没有注意; (2)可卡因只写出了阻止多巴胺进入突触前膜没有注意到多巴胺与转运载体结合。第二小空增多正确率比较高 (3)第一小空减少正确率也比较高,第二小空主要是肾上腺素写成了肾上腺激素 (4)第四小题原因基本都能答出T细胞减少免疫能力下降 |
18(14分) | 9.46 | (1)香草酸受体写成香草酸,第二个空部分人写成动作电位,大脑皮层写大脑。(2)体温调节写成调节体温或者只写体温,第二个空很多人写汗腺分泌汗液。(3)很多人答成下丘脑,甚至是下垂脑之类的 |
19(10分) | 5.97 | 第一小题部分同学没有注意直接原因,所以从体温调节过程描述;第二小题有些同学将“浆”写成“桨”;第三小题有些同学只回答抗体,没提到记忆细胞,扣1分;最后一小题基本能回答到病毒的易变异情况,得分率最高。 |
20(12分) | 6.79 | 概念模糊,专业名词写错。文字阅读理解能力有待提高 |
21(12分) | 6.92 | 第一个空:寄生与捕食概念没有理解透 (概念混淆)样方法与标记重捕法适用范围没有理清楚 第三小题答题不够规范 不能答到去除顶端优势这个点上 第四小题基本能回答出放养赤眼蜂 但是理由写的不充分 不能回答到点上 |
平均分 | 选择题 | 24.04 |
非选择题 | 35.79 | |
全卷 | 59.83 |
(二)存在问题
1、基础知识薄弱,表达不够规范
通过分析试题答卷表明:因答题不规范造成失分现象非常普遍。主要表现在以下儿个方面:
1)生物学用语掌握较差
2)书写生物表达式不规范
3)基本概念模糊
4)语言叙述能力差
2、科学探究能力有待提高
1)提高探究能力
2)获取信息能力
3)识图分析能力
4)表达和交流能力
四、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吃透教材和课标
选择性必修1和选择性必修2中要求的内容: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生物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稳定。这3大块知识,要照顾到整体,不随意的含弃,也不凭空增加内容加大难度。三大知识块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最后都会达到平衡状态并加以维持,因此,既要微观地理解掌握知识,更要宏观地把握教材体系和总体特点,才能更好地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2、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引导教学
(1)加强概念、名词的理解和运用。生物学中概念、名词、术语很多,这些都是学科中最为基本的知识,学生只有透彻地理解掌握了概念、名词和术语,才能有更深一层的学习。
(2)以能力立意替代知识立意,强调科学的认知方法。突出学科内多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3)训练上力求用信息转换的方式来考查学生真实能力。突出考查学科主干知识,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加重考查实验能力。
3、在教学和训练中多联系前面已学过的知识,加强知识的联系和融会,减少知识的遗忘。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