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科教研资源平台 语文

潮州市九年语文期末试卷质量分析(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

  • jys
  • 2023-03-03 17:39
  • 阅读 430
分享到:

潮州市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

九年级语文质量分析

潮州市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测实考人数 28479  人,平均分63.75最高分111分,最低分0分,优良率 3.4%  ,及格率43.6%。试题主要考查九年级上册内容,兼顾七八年级中考考查内容,试题紧跟2022年中考命题思路,依标命题,稳中有变,注重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切实引导“真”语文的学习,有效地服务“双减”。在题型设置、考点分布、分值安排等方面都考虑得十分周全。题目难度比较适中,灵活性较大,既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又考查他们的应变能力。具体分析如下:

一、试题质量分析

(一)积累运用紧贴教材,重视运用

第一部分满分是30具体情况分析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

1.默写古诗文

本次古诗文积累考查,多数的学生都能拿满分。但从卷面看,仍存在以下不足:书写情况仍有待加强,错别字仍比较多,一些常错字依然无法准确识记1)同音,近音,形似字错误。如第3小题,“忽复乘舟梦日边”的“乘”,很多学生写成“沉”,第4小题“日星隐曜”的“曜”,写成“耀”。(2)背诵错误,顺序颠倒,如第4小题“浊浪排空,日星隐曜”,部分学生写成“浮光跃金”,或者“日星隐曜,浊浪排空”。(3)错别字较多,比如“隔江犹唱后庭花”中“隔”右下边多写一横,“庭”的里面写成“延”。(4)整句不会默写,第2小题,课标外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将近九成以上的学生不会默写。(5)书写马虎潦草,笔画交代不清楚,导致扣分的也很多。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错误分析:“雕镂”的“镂”写成“楼”,“濡养”的“濡”写成“乳”,“神采奕奕”的“采”写成“彩”,“奕”写成“翼”。

3.加点词使用不当的一项。很多学生选择了A或B,表现出学生对“不可名状”意思的不熟悉,或者望文生义认为D是合理的。

4.病句修改。有一部分学生这道题选择C或D,表明学生对病句类型的掌握还不熟练。

5.情景设置学习任务群。本题是今年的新题型,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共三个任务,10分,

(1)小题2分,主要考查小篆、隶书、楷书、草书四种书体特点。难度不高,总体得分较高。

(2)小题2分,考查古诗词鉴赏。

(3)小题6分,名著赏读

小题考查的是对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结尾句的理解,前两空得分率较高。 “没有灯光的晚上”,多数同学能回答出当时的社会环境;“温暖”,多数同学能懂得是“希望、勇气、力量”。第三空“诗句表现了诗人什么的情怀”,多数同学不能明确诗歌主旨“向苦难的祖国奉献赤子之心”,而回答“爱家乡”“追求光明”,或不写,以致得分率不高。

小题‘结合情节,分析“夜”这一场景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失分严重。有的同学没有先选A或B,而直接答题。有的同学审题粗心,没有注意题干要求,没有结合情节就直接分析林冲或宋公明的人物形象。有的同学遗忘名著内容,不能较好的概括出“林冲雪夜上梁山”或“宋公明夜大曾头市”的相关情节,以致失分。

(二)阅读:以文化人,拓展技巧

6—10小题考查课内外文言文阅读,选取了醉翁亭记和《田弘传》,题型贴近中考模式

6.课内文言文释词得分率较高,(杂然而前陈者,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太守谓谁),可见教师在教学中都重视落实好文言文实词的积累学生文言基础较扎实

7.课内文言文翻译部分,第一个句子翻译(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得分率高,第二个句子的翻译(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得分率较低。其原因是《醉翁亭记》篇幅较长,第一个句子在教学中教师有重点强调,学生掌握得较,第二个句子没有重点强调,大多数学生翻译起来错漏百出,如“乐”的意思是“乐趣”,却翻译成“快乐”;“丝”、“竹”只是照释词直接翻译成“弦乐器”、“管乐器”,而未能根据上下文意思翻译成“音乐”或“弦乐器、管乐器(助兴)”。

8.课外文言文部分释词(及太守初统众,弘求谒见)得分率较高,“及”在课内文言文中多次出现,“谒 ”在课外文言文阅读中多次出现,且根据上下文不难推测出其意思是“拜见”。

9.断句(平蜀之后梁信州刺史萧韶等各据所部未从朝化诏弘讨平之)失分严重。大多数同学能在 “后”字后面断句,但由于未能读懂文意,也未能根据句子的结构(“梁信州刺史萧韶等”是主语,“各据所部”是谓语;“未”是否定词,经常放于句首),并结合文中倒数第二句(又诏弘与贺若敦等平之)对后面的进行断句,出现漏、错、多的现象,因而大多数学生得了1分,甚至3分全扣。

10.结合选文,简要分析田弘是个怎样的人。这道题总体完成情况正常,大部分同学能根据文章内容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不足之处是部分同学在分析时只是引用了原文,并未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情节。

11-13题为阅读材料题所选材料为近两年热门的“劳动教育”话题,是典型的跨学科、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目难道中等,但总体得分不高。

11.选择题的得分率较高,大部分学生能结合材料一,判断出A选项中”建设”与材料中“中小学校与校外劳动教育基地紧密合作”不符,所以容易确定选择A。

12.参照材料二中的表1,你认为语文学科教学可以怎样有机渗透劳动教育?这道题得分极低,很多学生无从下手,原因大概有:一、这是未曾训练过的新题型。二、关于2022年的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任务群这一提法,还是新生事物,学生还不熟悉。如能理解新课程标准中提倡的“跨学科学习”,即“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个方向去考虑问题,学生才比较容易从“应用文写作”方面去考虑,才更容易入手。

13.这道题失分很严重。题干中“假如你所在的学校正在实施劳动教育”很容易诱导学生从学校实际措施出发来答题,而忽略了“请结合材料”这些字眼。很多学生都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提出相应措施:1.学校可以“致家长一封信”将实施劳动教育的计划传达给家长,让家长一同陪伴孩子践行劳动教育。2.学校开展志愿者活动,清理校道卫生。3.学校设置记录学生劳动教育的次数和内容,让同学们更积极实践劳动。诸如此类的答案,虽然与材料中提倡的劳动教育途径相切合,但未能按要求答题,所以4分全失。

14-17题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14.完成表格,概括人物的事迹、人物形象(关黑子),这一类常见题型,学生完成起来应该比较得心应手,绝大部分学生能根据表格提供的示例准确确定答题范围,但忽略了表格中人物事迹应与人物形象想对应。如第(4)个空,不少学生的答案为:“在班会上发言,为家乡、祖国而学习” 却不能得分,因为此答案不能体现后面表格提供人物形象:“憨厚老实,性格内敛”这一特点。

15.分析第1段在文中的作用。此题绝大部分学生能从结构和内容两大方面进行分析,答题方向是正确的,如“照应标题、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为下文做铺垫或暗示下文故事充满活力”等等。可极少有同学能再从文段中的景物描写,四季更迭、景物变化时间流逝等联系到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营造学生们紧张的学习氛围”,得满分的学生极少。

14、15题的学生答题和得分情况可见,大部分学生基本能掌握常见题型的答题规范,整体思考问题的能力还是欠缺,不能灵活地运用学到的语文知识更好、更全面地解决问题。

16.品味加点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一身”“一片”这两个加点从程度变化来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由此表现人物的什么特点。大多数学生能结合文本回答:雪落在关黑子身上,从“一身”到“一片”的变化,写出了他站的时间长,表现了他读书的认真、专注。此题得分率较高。

17.关于作者的写作用意,几位同学有不同的观点,选择支持的观点并结合选文内容阐述理由。

写作用意即作者想要在作品中表达的主题、内容和思想。虽说是主观考题,可相当一部分同学在答题时没有回归文本考虑这个问题,要么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不够准确,如选择支持甲或乙同学的观点,最高只能得到3分或4分;要么随便选择其中的一个观点,根据文句字面上的意思加上自己的理解来组织答案,脱离了文本的内容答题,导致本题得分率不高。

(三)作文部分:书写真情,语言生动

本次作文是命题作文,要求学生以“你的身影,让我   为题进行写作。题干材料以学生学过的名篇名作引,让学生觉得亲切、熟悉,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有一定的限制性,又极具开放性。题目沿袭中考作文题的特点,“不得设置审题障碍,要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考题着意于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素材,并真正关注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世界诸关系,以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难度适中。

【作文亮点

1.主题鲜明,积极向上。大部分考生的作文能真诚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所记叙描写的人事物的客观评价、对生活中真善美的尽情歌颂,从而,展示了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健康的生活态度。

2.情真意切,动人心弦。“动人心弦者,唯情是也”。考生写作能联系自己身边的发现,写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例子:我打着一把红伞,加快步伐奔进校门才发现,水杯被我落在摩托上了,心里暗骂了一声,不耐烦地走了回去,却意外地看到了一个单薄苍老的身影。身穿黑色老旧的雨衣,在拥堵的车流中显得格外显眼,脚上套着他那双老旧的人字拖急冲冲向学校方向走来。细密的雨扑面而来,我呆站在原地,心里一阵刺痛。父亲瘦了,老了好多。寒风刮过,好似快要将他带走,生活的重担压在这个个子不高的中年男子身上,这几年他的头发花白了许多。

这单薄的身影,越过重重山丘,吹过层层密林,和爱一起化为夜半窗外的汽笛声,随感恩与愧疚烙进我的心里。父亲啊,你的爱将照亮我的人生路,带领我前行。

3.选材丰富。学生在作文中,选用的材料有描写友情的身影,有致敬传统文化致敬匠人的身影:有写诗人的身影的……充分体现“文以载道”的理念,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例:虽然我们分别,但我还是很庆幸,在我不长不短的青春岁月里,我居然能恰好碰见一个知己,一个如此的你。成长路上我是多么幸运。光阴若马蹄,繁花次第开,回望成长,你陪我走过春冬往复,夏秋循环,在明媚或晦暗的时光里,你的身影恍若黎明的光线,照亮了我的世界,温暖了我的心灵,

你的身影,让我留恋。

例二:唐宋诗人的诗酒江湖中,你的神采飞扬到了云霄,躯体却仍在人世间苦苦挣扎,罢了,有诗有酒,有远方,你的灵魂就足够充盈,你的身影就足够让我崇拜。“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只愿你的身影还是那个少年郎,风流狂妄;只愿你的身影还是那个仙人,沉浸于诗的故事中。只愿,你的身影永存于我的眼中,让我崇拜……

4.审题准确,思路清晰。这次作文题是半命题作文,学生补充不同的内容决定了文章的重点突出的内容不同。如学生作文题是“你的身影,让我怀念”文章重点应放在刻画你的身影上,让读者在特写镜头你的身影中能感受到情感;学生的作文题如若定为“你的身影,让我自律”,那么身影只能作为文章的线索,重点应写出我如何逐渐变得自律。

不足之处

1.审题上,审题不清。题目要求用第二人称“你的”,很多学生在行文中误用第三人称行文,导致文章失分严重。

2.内容上,详略处理不当。部分学生习作前部分引入过多,“你的身影”这一特写镜头的细节描写不多,画面感不强,导致中心不够突出,文章感染力不强。很多同学的文章确实花了大量笔墨刻画你的身影,却缺少了与文题的后半部分联系起来,只在结尾处匆匆一点,使得文章深度不够。

3.选材上。大多数学生的选材都是比较普通,少有清新灵气之作。

【教学建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生作文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要用好教材这一经典写作范例,教会学生跟着课文学写作。在阅读教学中恰当渗透作文教学;二是要引导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优秀课外读物,打开阅读天地,积累写作素材;三是要引导学生勤练笔,及时将生活中的小发现、小感动、小领悟记录下来,多开展作文分享课,不断修改升格习作。

二、评价和建议

本次统测试题立足于九年级上册(兼顾七八年级)教材教学目标,结合中考题型要求,对九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阶段性检查。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基本能力的考验。

从整体看,这套试卷在充分研究《新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基础上,结合2022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呈现出来的新题型、新思路、新动向,注重考点的合理分布,有着明显的针对性,凸显统编教材“立德铸魂,以文化人”的育人理念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优秀传统美德作品的育人功能突出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体现“真”语文的特点

根据以上情况今后备考教学和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1.加强语基训练,提高语文基本素养。从阅卷感受、成绩统计可见,本次考试下层面较大,学生的基础知识综合运用水平还有进步空间。由此,我们要继续落实基础教学,加强古诗词的背诵默写的训练,加强古诗词易错易混字的练习,重视准确诵读和规范书写,重视四字词语的理解训练,加强词语运用练习。回归课本,扎扎实实的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并分类整理,夯实基础必不可少。

2.重视审题训练,特别要重视设置真实情景,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卷面上看,只要是较新的题型,总体得分几乎都不理想。可见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不高,遇到新题型无法运用所学知识冷静分析,导致毫无方向,胡乱答题。自取消考试大纲,改之以“课程标准”为依托后,中考试卷不再固化模式,语文教学更要踏踏实实做好课内教材教学的每个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以教材为范,加强阅读训练和答题技巧训练。《课程标准》对阅读与鉴赏类问题或任务的命题要求是“要立足文本信息的提

取、归纳、概括,考查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篇章结构、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的理解和把握,引导学生对作品的创作动机、表达效果作出合理评价。”由此可见,学生只有在平时的学习中提高阅读鉴赏能力才能在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教师不要一味地训练答题技巧而忽视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以教材为范,扎扎实实引导阅读鉴赏,再加以适当的技巧点拨,就会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生作文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要用好教材这一经典写作范例,教会学生跟着课文学写作。在阅读教学中恰当渗透作文教学;二是要引导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优秀课外读物,打开阅读天地,积累写作素材;三是要引导学生勤练笔,及时将生活中的小发现、小感动、小领悟记录下来,多开展作文分享课,不断修改升格习作。


上一篇:潮州市高二语文期末试卷质量分析(2022-2023 下一篇: 推广普通话,喜迎二十大 ——潮州市语言文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

用户评论